記者只報導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卻想知道老母將去何處。她在這個城市是否還有住處,如果沒有,她到何處落腳,她是不是要去找女兒乞求她的收留。老母在女兒的心中到底是什麼地位,是生她養她的母親,還是只是她的狗保姆?也許是介於兩者之間。
在這個事件中,母親是依附於女兒的,從經濟上完全半完全依賴於女兒。沒有女兒的經濟來源,母親可能要露宿街頭,至少在南京這個城市是這樣的。女兒敢如此對待母親也是因為經濟上擁有主動權。女兒對狗的愛勝過了生她養她的母親。女兒心疼小狗,卻無視母親的傷心。在女兒的眼中,母親只不過是替她照顧狗的人。女兒與其說愛狗,不如說是對狗的經濟價值的認可。在女兒眼中,親身的母親不如一條狗的經濟價值。因為狗,母親才有了存在的價值。
我希望這是個特殊現象,但反過來想也許成了普遍現象。中國已經進入了老年社會,許多子女不是在父母居住地工作,早已在他處工作居住。當這些年邁的父母來到子女工作居住的地方隨子女居住時,往往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他們淪為子女的幫佣,要看子女的眼色。他們的存在價值就是為子女洗衣做飯,打掃房間。當有一天他們真到了什麼也干不動時,他們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如今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是愛的接受者,而不是付出者。對他們來說接受比付出要容易,長期的接受使他們忽視了付出。但仍有許多是非獨生子女也是如此,這就不得不讓人反思了。
人是群居動物,在一群人中,行為是互相影響的。當一些家庭中對子女的教育行為,父母之間會互相影響,子女之間也會互相影響,這也就是今天學生中攀比之風盛行的原因。人從本質上說是自私的。雖說是「人之初,性本善。」但那是在人心智未明懵憧之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經驗的累積,人的善良是在逐漸消亡的。人之所以還有良善之心,那也是因為教育和社會約束的緣故。
如今接收各種信息較過去不知方便多少倍,但我們得到的大量信息卻是醜惡多於美好。每個人為了自保,不再相信他人,由遠及近,最後到了至親之人。一切變成以金錢為標準,說的好聽是「親兄弟明算帳」,說的難聽就是「等價交換」,你有多少價值我付出多少。當這種想法深植於每個人心中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再有什麼尊老愛老思想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