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鞏縣石窟

發表:2006-11-17 01: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位於今河南鞏義西北2.5公里洛河北岸邙山(當地稱大力山)岩層上的鞏縣石窟,開鑿於北魏晚期的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間,是北魏乃至北朝彫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它與洛陽龍門、大同雲岡石窟一起,構成了中國石窟彫刻藝術的第一個高峰。

北魏統治者十分崇信佛教,佛教被定為國教,孝文帝曾游希玄寺,賞銀與僧侶,令建寺院,宣武帝也曾因疾赴希玄寺禮拜佛像,還選拔能工巧匠,開鑿石窟,彫刻石佛,修整佛像和殿宇。在其倡導下,皇親顯貴紛紛效法,極盡佞佛之能事,加之遷都洛陽以後,與中原傳統藝術整合,文化昌明,經濟實力也有所增強。因而鞏縣石窟規模宏偉,藝術水平也空前提高。

鞏縣石窟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有三項:

第一,彫刻的整體布局整齊合理,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如石窟的外觀方面,窟內形式及彫刻本身的構造。其外觀無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內而已,表現出全新的形式。

第二,是龕像發展和衣紋新形式的出現。

第三,創造了大場面的群像彫刻——禮佛圖。禮佛圖場面宏偉,方向、服飾一致,而形成了強烈的整體感,同時,藉助各種飾物,造成了全圖的層次感,使其富有變化。

立佛頭像

 

鞏縣石窟·第170龕

 

右脅侍像

 

鞏縣石窟第209龕

 

鞏縣石窟·天龍山彌勒大佛

 

鞏縣石窟(局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