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先一再表態,不清除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一「政治障礙」,兩國元首不可能互訪,因此國內觀察界自信地推測,所謂安倍訪華大概只是日方一廂情願,或日本媒體放出的煙霧。
結果,事態的發展讓中日關係問題專家大跌眼鏡。
不單是中方學者意外,連日本官方也吃了一驚。日本《每日新聞》有報導說,有關中日舉行峰會的協商,在上個月底兩國副外長級會議時原本不甚樂觀。沒想到,中方副外長戴秉國27日返中後,隔天再次秘密訪日,情勢才有所轉變。據說中方的認真程度讓日方頗感驚訝。
安倍至今拒絕承諾停止參拜靖國神社,還公開堅持兩國互訪不該設先決條件,中方竟然放棄原來的堅持邀請安倍訪華,中方的用意何在?
分析人士對此眾說紛紜。
「猜想」之一:中日暗中協議──安倍默許停止參拜,或秘密參拜,或短期內不參拜;「猜想」之二:中方為謀求兩國關係發展的大局做出讓步,對安倍新首相送個大人情;「猜想說」之三:日方不顧一切地造勢要求訪華,中方難以置之不理。
港臺媒體似乎傾向第一種解說。不過,從兩國外交部分別就訪問背景做的說明,我們很難肯定日本暗中答應了中方的條件。
中國外交部聲稱,中日已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障礙「達成一致」,按說這個說辭已很模糊。但日方的措辭更保守,他說兩國「一致同意」要「克服影響雙邊關係的政治障礙」。
有大陸民眾憤憤不平,認為政府過於輕易地對日本做出了妥協,
不過,從客觀局勢分析,中方此舉或許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戰術。
中方在尚未對安倍進行觀察前,即網開一面同意他來訪,事實上造成一種安倍無條件訪華的印象。未來如果安倍依然在敏感的歷史問題上做出刺激中國的行動,中國將更理直氣壯地重申,中日關係出現困難,「責任不在中方」。
再者,中國政府的智囊對於安倍的思想和處境,應該有一定的把握。
安倍急於實現對中、日的訪問,自有其國內政治壓力。日本的神奈川和大阪兩個選區將在本月22日舉行補選,新任首相必在22日前表現出政績,以鞏固執政地位。但10月22並非安倍的最後一關,更嚴峻的2007年參議院選舉考驗還在前面。據路透社最近的一項調查,44%的投資人認為預計自民黨明年將敗落,安倍會下臺。因此,實力不穩的安倍很需要穩定的外交關係來展現其政績。
反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順利整肅上海市委官員以後,他對內部控制更有力,在外交上空間和能承擔的風險都大於安倍。
從大局看,中國遇到一個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的對手,如果兩國藉此微妙地擱置對靖國神社的爭議,而集中討論更具緊迫意義的邊界問題、東北亞安全問題和朝核危機等問題,將有助兩國關係長遠發展開展新的格局。
長遠而言,東北亞終將出現兩雄並立的局面,兩國如何處理歷史問題,開展新面貌的雙邊關係,這是兩國元首遲早必須處理的問題。
當然,有關安倍訪華的第四種猜想,是雙方秘密協議,安倍在訪華期間就靖國神社問題、歷史問題上做出中方能接受的表態。
胡錦濤想的是什麼,他的葫蘆裡賣什麼藥,恐怕要到9日兩國峰會後,外界才能有較清楚的答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聯合早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