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情畫意-談「絲繡畫」

作者:子嫣、雅惠 發表:2006-08-27 02: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刺繡俗稱「繡花」,是以繡針引彩線,在絲帛上繡出所設計的圖樣;繡畫之精彩,在於以針、線代筆,幾乎讓人分不清是畫是繡,甚至比原畫更增一分光澤與質感。根據出土文物的考證,刺繡的起源可溯及殷商,可以說一門源遠流長的中國工藝。

臺灣「鳳甲美術館」館長邱再興先生對於中國絲繡的收藏不遺餘力,並傾其所有,曾在臺北國父紀念館盛大展出;一進入繡畫展的會場中,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畫,仔細看,它們可不是畫,而是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繡畫。這場跨越百年時空的繡畫展一洗人們對刺繡的印象;因為展場中所呈現的是一件件精美的繡畫,有的精巧絕美、有的則是氣勢雄偉,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邱再興珍貴的典藏品計有十二金釵屏風、季康仕女、仿清朝仕女畫、李清照-—如夢令、西施、群仙祝壽圖、八十七神仙卷、姑蘇繁榮圖、夜晏圖、龍袍、湘繡——九龍圖、金魚圖、荷花池、四大名繡等,舉凡人物、風景、動物、花木包羅萬象,使人眼界大開。

收藏緣起~~~「十二金釵屏風」

 

十二金釵

邱再興先生表示,在收藏繡畫以前,其實對刺繡存有偏見;認為繡花不過是八仙彩之類的工藝品,珍藏價值堪虞。

直到1987年,因為有一位朋友代理中國四大名繡,在臺灣販賣,因位受了朋友百般請託代為鑑賞,不得已走了一趟中國,豈料當時看了第一件作品——「十二金釵屏風」即被那唯妙唯肖的技法所感,當場便請夫人趕來鑒識,夫妻同感,決定收藏,沒想到所費不貲,要價六百萬元。經過幾回的議價,終於如願買下它,從此便開始了絲繡的收藏,而現在刺繡也不折不扣的成為館裡深具特色的收藏之一。

1990~~~入寶山滿載回

經過三年的收藏,邱再興先生已從欣賞進而想研究繡畫?所以便到了蘇州蘇繡博物館、蘇州蘇繡研究所、湖南湘繡研究所三個地方參觀。這趟深度之旅,如入寶山,不僅買到了珍品,更讓他對刺繡的來龍去脈有了更上層樓的認識。

刺繡是由設計者、畫師及繡師們相互配合,方可成就一件精彩作品。其過程有:(1) 選件:由名畫中選取或由專任畫師自創稿。(2) 畫稿:由專人依繡品大小,從原稿中描繪。現今則藉助科技的發展,運用列印、印刷方式。(3) 分色:由專人依原稿原色選定色線及線徑。(4) 刺繡:依繡師特長選派繡師刺繡,刺繡時需隨時參照原稿,以調整細微的色線及線徑變化。繡品完成後,取下繃框,並予以框裱完成。

絲繡之所以分工細密,作品之所以巧奪天工實乃因其深負外交使命。這些作品都是國家拿來送給外賓的高檔禮物,品質自然不在話下。因緣際會的是,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改變政策,原本由國家所扶執的絲繡事業單位開始獨立經營,那一次蘇州蘇繡博物館副館長表示要將館藏的作品出售,邱再興先生表示,當時我心想︰這些高妙作品如果未能加以收藏,實在難逃變賣、散至四界各地之命,不如將之收購,藏諸一處。當晚經過一夜的輾轉深思之後,第二天便四處向大陸友人週轉人民幣現金,全數取來收購這些珍藏,此次所得達五十件,樣樣是國寶級絲繡,也算是滿載而歸。

為了收藏這些作品,鳳甲美術館里特別開闢了一間恆溫、恆濕室。邱再興先生認為這些收藏品目前雖然為他所有,但將來終究會成為別人的收藏品,或是屬於全人類的,所以有責任要將它保護好。

四大名繡

中國著名四大名繡:湘(湖南)、蘇(江蘇)、蜀(四川)、粵(廣東)在清朝時期便享譽盛名,迄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清代繡品在宮廷及民間大量生產及廣泛應用,各種創新的針法相繼出現,刺繡工藝獲得空前的發展,因各地風情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風格特色。

(一)湘繡

之一︰神乎其技~~~雙面全異繡
顧名思義「雙面全異繡」就是繡品正反兩面呈現不同圖樣,甚至後來發展出四面全異等技術。全異繡的特點在藏針隱線的巧妙。這種繡法是湖南省湘繡研究所黃淬鋒等藝師們,從1978年率先開展,僅用3年時間研究,就創造了多種隱線方法和施針程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獨特技藝。

作品舉隅——李清照的「綠肥紅瘦」

 

李清照 《綠肥紅瘦》

這幅作品深具創作性,繡畫的意涵取自女詞家李清照的「如夢令」,其詞意:「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帘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繡品中明顯看出正反雙面景致有別,其中巧妙之處更在於仕女的表現,這女子頭髮的另一面竟是她的臉,黑白之間,色澤分明,其藏針隱線的心思巧手令人稱奇!此作品費時費工,加上失敗率高,所以是唯一之作。

作品舉隅——「西施浣紗」

 

絲情畫意》刺繡展現場海報 圖中為《西施》

 西施浣紗繡圖可以說是我們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在透明的紗上面,西施拿著花籃在室外漂洗,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子的模樣,表現出她還未被召進宮時的生活情狀。可是另一面的西施,便衣著華貴的待在宮裡,這邊的窗紗與華服其相對位置的另一面卻是楊柳,可謂匠心獨具,令人嘖嘖驚嘆。

之二︰活靈活現~~~鬅毛針法

湖南人對氣勢磅礡的作品有較多的琢磨,相對的蘇州就比較纖細;同樣是動物,貓、狗多為蘇繡的題材,而獅子、老虎則在湘繡中有較多的表現。為了要繡老虎跟獅子,以前的平針等針法不容易呈現。所以近五十年來,有一個很重要的針法——鬅毛針法就在湖南發明瞭,這些富有生命力的獅子、老虎,以及絢麗的孔雀正是用鬅毛針法所繡製出來的作品。「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這幾句話正是形容湘繡活靈活現實物的特色。

作品舉隅——老虎

 

老虎

此作品繼承當年楊應修創作〈草澤雄風〉群虎方法,將群虎置於某種山水畫而非花鳥畫情境中,顯現出大自然的生動神韻。畫面上,近松蒼勁,遠松朦朧,山石崢嶸,一隻斑斕猛虎兀然回首,雄壯威武。經由鋪底、層層加繡的鬅毛針的技法,表現出毛髮的厚度和質感,光澤異常豐富燦爛,高超技巧,引人嚮往。

之三︰其他

作品舉隅——九龍圖

 

鳳甲美術館董事長邱再興先生與《九龍圖》 

這一幅是展場中最大、最為壯觀,取名「九龍飛騰.蟠桃壽帶」。作品由湖南湘繡研究所完成,邱再興先生表示,當時他一看到這件作品就很喜歡它的大氣魄,在商請之下,就把它買回來了。

作品舉隅——金魚

 

金魚

這件作品的特色之處在於利用透明絲線折光性,令繡在透明絹布上的金魚尾鰭輕盈透光,活靈活現的,收藏家認為它最能表現絲線之美,所以用它來當展覽的宣傳海報。

作品舉隅——荷花

 

荷花

這件極為精美的「荷花」是1984年得獎的作品,這荷花多仿自中國的名畫,湖南當地的設計師,本身都是畫家,由於對繡的瞭解比其他人更多,所以他們能夠按照繡的特色,塑造作品,裡面最讓人感動的是早晨的氛圍,用絲繡的濃淡表現出荷花池霧氣朦朧、氤氳蒸騰的情狀,不只是把國畫的精華表現出來,也已經把絲線的神隨表現出來。這種把大自然的美請到繡畫中來,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運用上,還是針法的多樣性,或者是組合的運用,都展現了令人激賞的獨特創意。

二)蘇繡

之一︰慢工出細活~~~精緻繡

蘇繡是以蘇州為中心的刺繡品總稱。雖然沒有發展出全異繡法,但其針法靈活,繡工細緻,形象傳神,卻是四大名鏽中之翹楚。清朝時期,蘇繡中出了一位有名的繡師叫瀋壽,創立了一種繡西洋畫的繡法,他在1915年繡了一幅「耶穌像」,得到巴拿馬博覽會展的一等獎而揚名國際。 


作品舉隅——「姑蘇繁華圖」


姑蘇繁榮圖(局部)

「姑蘇繁華圖」,全長1,244公分,比「清明上河圖」大很多,畫作之浩繁可謂空前絕後。此圖乃清朝蘇州人徐揚所畫,他也因獻此畫而進入畫院供奉內廷。畫作自西向東,由鄉間進入城鎮,綿延數十里內的湖光山色、田園景致、街坊建築等表現出當時蘇州的繁華景象。此畫計有人物一萬多人、房屋二千餘棟、穚梁五十幾座,船塢更是不可勝數,其風土民情盡入畫中。這些一針一線縫繡出來的畫面,其精密細緻程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據說干龍多次下江南與此畫不無關係。

作品舉隅——「龍袍」

  
仿乾隆龍袍

這件乾隆皇帝的真龍袍原收藏在瀋陽故宮,已歷經二百多年時間,瀋陽故宮為了保存就請蘇州蘇繡博物館仿製。既是仿製,所以連重料、質料、圖樣、繡線、工法都得按照原物考據。所以蘇繡博物館花了很多時間才完成,而且做了兩套,一套給了瀋陽故宮,一套留在蘇州博物館裡。為了典藏,邱再興先生透過訂製,於1995年向蘇州博物館買進這件作品,實屬難得。

作品舉隅——「精緻繡」

歷史上面有很多微彫的技巧,把微彫的技巧用在絲繡上面,就是「精緻繡」。觀眾如果沒仔細瞧,恐有擦身錯過之憾。

譬如「阿房宮」,其層次感極好,在這麼小的空間裡,有很多鶴、人物等,如果用放大鏡看,會發現人與鶴都栩栩如生。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這件作品,除了將琵琶女之鈿頭雲篦擊、幽愁黯情繡得十分生動之外,女子裙擺上的黑點才是大有文章之處;原來長達幾百字的琵琶行內容全都繡在裙子上面,放大鏡下,果然是一字不差的琵琶行。

之二︰亂中有序~~~亂針繡

作品舉隅——西畫︰小女孩

 
小女孩

因為中國的刺繡多為中國畫,中國畫面比較平順,所以多用平針處理,但是應用到油畫方面,就無法表現油畫的光影感覺。光緒年間,瀋壽就創立了「模擬繡」的技法,將西洋油畫的光影明暗原理及寫實風格,運用到傳統的刺繡中,表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格,看起來非常的絢爛多採。後來蘇州的楊守義老繡師則發明瞭亂針繡,就是用相當零亂的針法來表現油畫特殊的光線感。這幅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歌劇海報,不管是人物的頭髮,還是後面牆壁的處理,就是用亂針繡法繡出來的,幾乎完美無瑕的重現西洋畫。

(三)蜀繡

「蜀繡」的起源甚早,在清朝中葉以後,逐漸集結成市,以四川成都為中心,又名「川繡」,為四大名繡之一。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蜀繡的繡工相當獨特,作品看起來有張有弛,濃淡適度,密疏得體,因而,蜀繡多有水墨寫意畫的藝術效果。常見的題材有芙蓉鯉魚、公雞、熊貓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與蜀錦一起被稱為「蜀中之寶」。

作品舉隅——鯉魚

鯉魚是蜀繡傳統題材,「芙蓉鯉魚」是蜀繡藝術珍品中負盛名的作品,豐滿的鯉魚有動、有靜,層次分明。畫面上,疊疊吐蕊開放的芙蓉花,其豐滿嬌腴,與同樣肥腴滑溜、樸躍翻騰的鯉魚相互呼應,一個打扮了水上空間的熱鬧繁歡,一個抒發著水下空間的歡快氣氛,而予人以生活充滿陽光和滿足的愉快感受。向上、熱烈、躍動,這就是芙蓉鯉魚內在湧動的主題傾向。色彩上,雅緻的紅白相間的芙蓉花,與艷腴的紅鯉、黑鯉、白鯉,也恰到好處地構成呼應。此外,由刺繡針法十分細膩地表現的鯉魚悠遊間身軀擺動凸顯和隱沒水間的虛實處理,也在有意識地顯現刺繡技藝的高妙。

(四)粵繡

廣東「粵繡」又稱」廣繡」,也是四大名繡之一,在明朝時期就具有相當的特色。繡品的特點是使用多樣的線材,在用色上講求明快、強烈的對比而產生華麗的效果。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畫面構圖飽滿,而最特殊的是,粵繡大多出於男性繡工之手,系站著長針施繡。作品以實用為多,例如傳統八仙彩案桌,觀賞性作品較少。

(五)其他

之一︰臺灣刺繡

臺灣前輩畫家李梅樹,曾經繪製許多繡稿給他的夫人和妹妹繡制,做為家中女眷出嫁時的嫁妝之用,我們從這些十分雅緻秀氣的繡畫、繡帳、門彩中,可以略窺當時李梅樹家族的文人書香氣息。

之二︰織出來的──緙絲

刺繡是在一個底布上面,繡上圖案,而緙絲是把圖案織在衣服上,因為所有的經線都沒有顏色,而顏色全都是按緯線織出來的,所以製造難度遠大於刺繡。清朝時期,應用在代表官位階級的圖案上,那些官服圖案代表一品、兩品官階的織造製品,衍生到近代,變成一門獨特的工藝。在故宮的收藏裡面,緙絲遠多於刺繡,主要是因為緙絲多用在大官的衣服上。

結語

以上繡畫多年來一直都存放在鳳甲美術館的庫房裡,被邱再興先生珍貴的收藏著;這些作品就像一部近代完整的中國刺繡史的縮影,觀賞完這些作品,如同完成了一趟既豐富又經典的刺繡之旅。

在近二十年的收藏過程中,邱再興館長無怨無悔的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已成為絲繡收藏達人的他表示,自己不過是這些文物的保護者,希望藉由這些收藏,讓大家認識繡畫之美和創作者的精神,並且期許繡畫能在未來更加發揚光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