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上海企業目前較鍾情於具有專業背景的高職畢業生,主因是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浮躁的求職心態讓企業望而卻步。
每年三月,大陸高校畢業生就進入了第二波就業潮。經過去年十一月至今年春節前的第一輪激烈競爭,應屆畢業生中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一些人才市場的寵兒拿到好幾張錄用通知書,正在挑挑揀揀;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仍感覺茫然,一個就業意向都沒有,追究其中原因大多是求職心態出了問題。一家職業技術學院最近在校內舉行招聘會,吸引了百餘家企業前來擺攤設點,半天時間內,就有近百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達成了意向。上海「解放日報」引述一些企業透露,相比不少本科生、研究生浮躁的求職心態,高職畢業生要務實得多。
在招聘現場,上海寶樽公司來招報關、物流專業的學生,負責招聘的人員稱,只要英語過關,業務以後都可以的學的。她直截了當地說,他們更願意去高職院校招聘員工,以往招的一些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不夠安心,工作流程熟悉了,就頻頻跳槽,這對企業的發展很不利,他們現在基本都考慮用高職畢業生。一些熱門專業的畢業生甚至不用出校門或還沒畢業,就被用人單位一搶而空或提前預訂。上海建峰學院招生就業辦主任徐德明表示,學校飯店管理專業供不應求,企業早早就來學校要人。
據瞭解,大陸企業人才高消費的觀念目前有所改變,有不少企業表示,能用大專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顯示學得一技在手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正逐漸以真材實料的專業技能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企業也開始轉變用人觀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學歷,而更推崇實用的才是最好的的擇才觀念。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