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11日報導,以曾蔭權,許仕仁主導的新特區領導,有意在問責局長下加設「政治顧問」一職,負責協助局長設計推銷政策的策略、評估政治後果以及向立法會議員推銷政策。報導更指,最快會在7月新任行政長官上任後便立即實施。
增設「政治顧問」一職的說法,更加強化了外界一直流傳的一個說法:曾蔭權與董建華時代組成內閣出現互信危機。
自前香港特首董建華於三月辭職後,曾蔭權就成為執行餘下任期的新的特首熱門人選,而他的舊日同袍許仕仁,則被指是新任政務司司長的熱門人選,也即末來的香港二號人物。
北京一直認為,以曾許為首的新治港班子,屬「看守政府」性質,所以也要求董班子的全體閣員留任,以實現香港的「平穩過渡」。此後,香港官場都流傳一個說法,指曾蔭權跟某一些特區班子的「內閣成員」有心結。其中,外界更盛傳曾蔭權跟一度也被形容為「特首熱門人選」的財政司司長有「瑜亮情結」。另外,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公開表示「新任特首要重視教育」,但曾蔭權任財政司司長最後一年卻削減大學經費,因此,也有人認為曾跟李「不一定合得來」。
其實,政治顧問跟現有的常秘書長職能並沒有大分別,兩者的分別只是,政治顧問的官階似乎較高,對現時局長的牽制性較大。據香港特區政府文件,常務秘書長則屬公務員體制,扮演問責制局長與公務員系統之間的重要樞紐角色,協助制定和執行政策,聽取公眾和立法會的意見,向他們解釋有關政策,回答質詢和爭取各界對政策的支持。換言之,新設的政治顧問的支援職能,其實常務秘書長早已具備,反而政治顧問跟局長的從屬角色不如局長跟秘書長強,所以,所謂「錦衣衛」的說法,也就不逕而走。
早於4月21日,曾蔭權就曾以「香港署理行政長官」的名義,舉行集思會,當時也有人提出副局長構思。不過,有關構思尚未正式公開討論,已有消息指北京對此建議持反對意見。到近期,特區新班子又「換湯不換藥」地提出跟「副局長」類似的構思,由此可見新的特區領導是決心要想辦法要「鞏固權力」,確保這批前朝留下的「顧命大臣」會落實特區新領導的「長官意志」。
董建華辭職前,香港政治圈子內早已盛傳,第三屆行政長官競逐已暗暗展開,14名司局長中,多人被指有意成為第三屆行政長官。有意見認為,中央政府原想以高民望的曾蔭權負責看守,一方面減低公眾對特區政府的不滿,以及暫時遏止第三屆行長官的競逐。不過,從現實的發展方向看,中央要治港班子各人同心同德,團結一致為香港社會服務的願望,有不少機會會落空。
從香港的政治體制看,特首產生過程中,民意成份力量甚弱,中央長官意志成特首產生的主導因素。再加上董建華治港出現亂子後,北京加強「照顧」香港事務,特區政界人人北望神州,打小報告,直接向北京匯報成一時風尚。在以述背景下,實在難以寄望治港班子會以「服務港人」為宿志。也可以說,一天這個體制不改良,北京要香港不再「添煩添亂」實在很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