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原名清漪園
萬壽山,自古便具備山水之勝。它本是西山支脈,山前蓄水。金代時,稱作金山。金海陵王完顏亮於此建金山行宮。元代,相傳有人在山上挖出一隻石瓮,視為神物,故改名瓮山。明代於此進行園林營作。明正德年間(1506~1521)建好山園,好山園園城寬廣,時人譽稱西湖十景。《宛署雜記》中有「十里青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
清初,乾隆時,開始在這裡規劃園林,開始營建清漪園。與此同時,乾隆為慶祝他的生母孝聖皇太后六十壽誕,建大報恩延壽寺,並改山名為「萬壽山」。萬壽山、昆明湖總稱清漪園,乾隆二十九(1764年)完工,從此最終完成了西郊五園三山的總體布局。
1860年,清漪園遭英法聯軍火焚,大部分建築損失殆盡。後來慈禧太后挪用北洋艦隊軍費,來重建這華麗的庭園。重建歷時10年,竣工後更名頤和園。慈禧晚年大部分時間在園中度過,那裡至今還可追尋到當年重大事件的痕跡。
頤和園佔地龐大,園中山石巍峨,碧池清流,亭臺樓榭散佈於花樹之中,毫無雜亂之感,布局得體而又富有變化、錯落有緻。園內集中了中國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既有北方山川的宏闊氣勢,又有江南水鄉的清麗風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