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菜农的一大片白菜地,被误传可以“免费采捡白菜”,导致白菜被哄抢。(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看中国2025年11月19日讯】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最近出了一档滑稽的事儿。
当地菜农的一大片白菜地,被误传可以“免费采捡白菜”,经个别自媒体及当地官媒的传播,网上一片热闹,很多人一哄而上,开车前往“搬运”白菜。自媒体再一次狂欢,说菜农含泪阻止无果损失惨重云云。
一时间,赤峰白菜地成了流量高地,也成了赤峰舆情高地。当地官方坐不住了,展开调查……解开了滑稽的一幕。
听上去有点惨,怎么会滑稽呢?滑稽体现在,经过官方调查,这原来是一场闹剧,而且所有涉事方的言行全都“不靠谱”。
第一个不靠谱的,是最早被发现到菜地“捡菜”的三个老人。11月3日下午,他们大摇大摆地在菜地里偷菜,却自称是捡菜。
第二个不靠谱的是黄某某。当天下午他和朋友驾车经过时,向上述三人询问,被告知是“捡菜”。黄某某拍了视频,发到网上说某某地的白菜可以免费捡。自媒体狂欢了一下,收获了一波流量,不少人闻风而动。
第三个不靠谱的是当地官媒红山晚报的记者刘某某。他看到有人转发免费捡白菜的视频,未进行核实,就用官方账号发布了某地可以免费砍白菜的视频。经过官媒背书,引发更多人前往菜地去“捡白菜”。
第四个不靠谱的是菜农。菜农看到有人到自家菜地公然搬运,就问你们从哪儿听说可以免费捡菜的?被告知是红山晚报说的。菜农随后在网上发布视频说,两天时间里,400亩白菜被一扫而空,损失百万。如此重大损失,他却并没报案。警察叔叔看到这视频当然觉得是“大案”,就联系菜农。结果菜农说不打算追究捡菜群众的法律责任,但要求红山晚报给个说法。
后来官方调查发现,并不存在400亩白菜被一扫而空的情况。其实是5户菜农的380亩白菜基本已经采收完毕,剩余了一部分质量不佳的白菜,经测定,群众捡走的白菜导致菜农损失9万多元,距离菜农说的100万很远。
按照当地调查组的通报,事件中的上述4方涉事者集体沦陷在那片白菜地里,全都没实事求是或者是撒了谎,。
所谓的集体沦陷,就是普遍的不诚实,普遍的不负责任,普遍的贪便宜。
最初“捡菜”的三个老人,以捡代偷,贪图小便宜,然后是自媒体贪图流量,然后是官媒贪图省事儿,然后是大量贪小便宜者涌入菜地,最后是菜农贪图有个100万的额外“大丰收”。
这里面受益最少但问题也最严重的是红山晚报。
媒体是阻挡沦陷进一步扩大的堤坝——如果那位记者实地调查采访,以正视听,完全可以劝阻更多人受自媒体蛊惑。然而他却与自媒体进行了“合唱”,加剧了事态的不靠谱。
媒体沉默不是最可怕的,媒体不提供真相也不是最可怕的,媒体提供假象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官方媒体,如此沦陷,可发一叹。
虽然这位记者在整个事件没啥直接收益,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吊销了记者证。至于被他连累而被处罚的总编辑,也并不无辜——他要是有把关意识,红山晚报不至于最终失守。
赤峰白菜地里上演的这精彩一幕——小民贪便宜,短视频忽悠割流量,菜农耍聪明“玩技巧”,媒体浮躁、掉链子、提供假象——像是当下的一个寓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海涛评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