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31日,美国乔治城一栋房子外摆着万圣节糖果。(图片来源:Shannon Finney/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高芸编译/综合报导)随着美国各地的孩子准备穿上万圣节装扮外出讨糖,执法部门与医疗专家发出警告:一些外观与市售零食极为相似、却掺有毒品成分的“伪装糖果”,可能混入孩子的糖果袋,带来严重安全风险。
多州现“假糖果” 警方呼吁提高警惕
上周,密歇根州沃伦警察局(Warren Police Department)在调查中发现多袋糖果、薯片及零食,外包装看似普通品牌,实则含有四氢大麻酚(THC)及迷幻蘑菇成分。
警方在通报中指出:“这些产品的包装看起来就像普通、知名的糖果和零食,很明显,它们是被故意设计成模仿流行零食,以吸引孩子食用。”
这起案件只是全美多起类似事件之一。近期,美国多地警方纷纷提醒家长务必仔细检查孩子讨来的糖果。
本月稍早,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警方在一次交通拦检中发现颜色鲜艳、类似珠光口香糖的糖果。现场初检结果呈芬太尼阳性,但后续检测未发现毒品成分。尽管如此,其与致命合成类阿片的相似性仍引发公众担忧。
警方称,芬太尼是一种“强效合成类阿片”,效力可达海洛因的50倍、吗啡的100倍,微量即可致命。
西棕榈滩警察局长托尼・阿劳霍(Tony Araujo)提醒:“万圣节将至,我们敦促大家提高警惕。如果怀疑你或孩子接触到任何形式的芬太尼,请勿触碰,立即拨打911。你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迅速行动能挽救生命。”
西棕榈滩警方称,毒贩常将含毒糖果伪装成常见市售零食,既吸引儿童与青少年,也可能推动成瘾。
精神科医生卡萝尔・李伯曼(Carole Lieberman)表示,这一趋势已引发全美医疗界担忧。
“虽然执法部门负责任地提醒家庭注意,但孩子和家长几乎无法分辨哪些糖果有危险,”她对《福克斯新闻数码版》(Fox News Digital)说,“连警方都难以辨别真假,孩子当然更难。”
误食事件频发 学生曾被送医
今年4月,纽约州一名公立学校教师因误将含THC软糖发给两名学生而被停职调查。
据当地媒体WKBW报道,该教师在游泳课上提供了疑似“酸小孩”(Sour Patch Kids)的糖果,包装几乎与真品相同,仅有一处标签注明含500毫克THC。其中一名学生食用后感到不适,两人被送往医院检查。
类似事件在2022年宾夕法尼亚州也曾发生。根据《Centre Daily Times》报道,六名初中生在食用疑被掺毒的零食后几分钟内同时出现严重不适,随后被送医治疗。
专家与警方:家长要把好“入口关”
李伯曼指出:“有些人嫉妒孩子的快乐,或对邻居怀有怨恨,企图通过在糖果中放毒品来伤害他人。这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风险。”
她与多地警方共同呼吁家长提高警觉。沃伦警方建议监护人应在孩子食用前仔细检查所有糖果,并丢弃任何无包装或自制食品;同时提醒孩子,在成年人确认安全之前不得擅自食用。
“孩子们会为讨到的糖果兴奋不已,要他们立刻不吃确实很难,”李伯曼说,“但家长必须制定明确而严格的规则。”
她还提醒家长了解药物过量的征兆,包括呼吸与心率变化、恶心或异常行为,一旦发现可疑应立即求医。
五个小贴士:让孩子安全过万圣节
美国媒体WCNC总结了五项安全建议:
►提高可见度:
儿童在万圣节被车辆撞到的风险是平日的两倍。家长应为孩子准备夜光棒或手电筒,并在服装上贴反光条,以确保驾驶员能在黑暗中看到他们。
►选择合身服装:
过大的服装容易让孩子绊倒或摔跤。专家建议选择合身的装扮,并使用面部彩绘代替面具,因为面具可能遮挡视线,让孩子无法清楚看到周围环境。
►小心驾驶:
万圣节夜晚,司机应在住宅区减速行驶,因为兴奋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冲到街上。家长应提醒孩子只在路口或人行横道穿越马路,不要以为车辆一定会停下来让行。
►预防走失:
孩子应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以防与队伍走散。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服装上附上写有联系方式的姓名牌。
►检查糖果:
在孩子吃糖果前,家长应仔细检查。凡是包装破损、有明显孔洞或来源不明、手工制作的糖果,都应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