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光景,存在于两个人的记忆中。(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我们的脑海中,是否可能藏着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有人说那是潜意识里的梦境碎片,有人深信那是前世遗留的印记。这样的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两个陌生人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时,那股震撼足以动摇理性。
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有一名女子,年近三十岁,从小她的脑中就有一段特殊的影像挥之不去。那是一个篮球场,墙上涂满涂鸦,空气中飘散着蒸气烤炉的气味。场上有五个年轻人正在打球,他却只能坐在场边,身体虚弱,明显无法下场。她记得自己“不是自己”,在那记忆中,她是一个年轻男子,穿着破了洞的白色球鞋,双腿细长,和现实中的女性身分截然不同。最深刻的瞬间,是篮球击中篮筐后弹起,掉进右边的垃圾桶里。场边的朋友哄堂大笑,她也随之笑了出来。
多年来,女子以为这只是小时候看过某段电视画面,却不知为何牢牢烙印在脑海深处。
工作场域里的巧合
几个月前,在一次刑事案件轮班加班的清晨,女子与一位仅算泛泛之交的女同事意外聊起了“前世”。
那位女同事毫不掩饰自己的信念,说自己确信有过前世,甚至描述了其中一段场景,一座在大城市里的篮球场,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打球。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有一球没进篮框,却刚好落进一旁的垃圾桶。说到这里,她还带着笑容,仿佛那是段美好回忆。
这一幕,与她的记忆,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两人的叙述并非全然一致。女同事认为场景在费城,她却以为是纽约;女同事说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她却记得自己冷得瑟瑟发抖,但那颗篮球的轨迹,从击中篮筐到落入垃圾桶,却成为两人记忆里惊人的重叠点。
夜班的气氛渐渐转为轻松,同事们开起了玩笑,连“前世性别”的话题都成了笑谈,但在她的心中,这场谈话留下的却不是轻松,而是挥之不去的疑虑与不安。
从巧合到信号?
这究竟是单纯的巧合,还是某种更深层的“连结”?没有人能给出解答。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记忆错置,或是夜班疲劳下的投射效应,灵性论者则会视为前世交集的印证。无论如何,对于当事人来说,这种私人而独特的记忆被他人诉说的冲击,已经足够深刻。
写下来,或许不能解开谜团,却是一种自我安慰,就算只是巧合,也是一段值得被记录的经历。因为在生命的流动里,这些微妙的重叠,也许正是人与人之间最神秘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