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者连署反核三 提七大关键论点(图)

发表:2025-08-20 20: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8月19日,台大地质学系荣誉教授陈文山(左)、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教授戴兴盛(右)等人召开记者会,宣布“反对核三重启,稳健能源转型—学术界不同意第21号公投案”声明连署已逾500名学者加入。(图片来源:中央社(局部裁剪))
8月19日,台大地质学系荣誉教授陈文山(左)、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教授戴兴盛(右)等人召开记者会,宣布“反对核三重启,稳健能源转型—学术界不同意第21号公投案”声明连署已逾500名学者加入。(图片来源:中央社(局部裁剪)) 

【看中国2025年8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记眞综合报导)“重启核三”公民投票进入倒数阶段,台湾学术界发起近年来罕见的大规模跨领域连署行动。截至8月19日,已有来自全国超过百所大专院校、逾500名学者共同签署声明,从地质安全、世代正义、经济效益乃至国家安全等七大面向,提出反对核三厂延役的系统性论点,呼吁民众在8月23日的公投中,投下“不同意”票。

这场由学界自主发起的行动,为激烈的公共辩论注入了严肃的科学与人文反思,也让核三厂潜在的风险与代价,成为舆论最终检视的焦点。

跨领域总动员 学界七大论点

此次连署由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邱花妹等人发起,响应规模前所未见,连署名单横跨理工、医学、法律、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中央研究院院士、大学特聘教授等重量级学者。声明中,学者们共同提出了七大核心论点:

一、核安难保:活动断层与机组老化

声明指出,最新的地质调查已证实活动断层(恒春断层)直接穿越核三厂区。台大地质学权威陈文山教授更在记者会上引述台电报告,指一号机下方有“断层剪裂带”,二号机下方岩层则有受挤压变形的“背斜”构造,地质风险极高。学者认为,在无法确保核安的前提下,让老化的机组继续运转,无异于一场豪赌。

二、违反世代正义:万年核废债留子孙

连署声明强调,重启核三将持续产生高阶核废料,但在台湾地狭人稠、地质活跃的现实下,至今无法找到最终处置场址。此举是将核废料的巨大风险与处理成本,转嫁给后代子孙,严重违反了世代正义原则。

三、不符经济效益:昂贵核电仅为6%电力

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质疑,认为若将除役成本、核废处理、核灾风险等庞大的“外部成本”纳入计算,核电已非廉价能源。为了仅占全国约6%的发电量,而去投资重启一座充满不确定性的昂贵老旧核电厂,不符合经济与时间效益。

四、伤害产业竞争力:国际需要的是绿电

声明指出,在全球供应链巨头(如苹果、台积电等)纷纷加入RE100,要求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的趋势下,台湾真正需要的是绿电,而非低碳但非再生的核电。重返核电的老路,反而可能削弱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非空污解方:减煤与非核可以并行

针对“非核即用肺发电”的说法,声明反驳指出,根据官方数据,台湾近年在核电机组陆续除役的同时,透过能源转型与空污防制,燃煤发电占比与空气品质均获得改善。这证明减煤与非核的目标并行不悖,重启核电并非解决空污的必要手段。

六、无助国家安全:核电延宕能源韧性

废核平台补充,在战争或紧急状态下,大型集中式的核电厂目标脆弱,易受攻击或因基础设施瘫痪而陷入危机,反而成为国安破口。学者认为,核电重启将排挤、延宕真正能提升能源韧性的“分布式再生能源系统”的发展。

七、加剧区域不正义:牺牲屏东发展权

声明最终回归到社会公平层面,指核三厂当年落脚恒春是威权时期的决定,屏东人已默默承受40年的风险。如今在全台性的公投中,再次强迫以观光与农渔业为发展主力的屏东县,继续承担核灾风险,是赤裸裸的“区域不正义”,也是拥核者“以邻为壑”的心态体现。

这场前所未有的跨领域学者大规模连署,成功地将一场公投的公共辩论,从简化的政治口号,提升到对台湾地质安全、经济未来、环境伦理乃至历史正义的全面性科学反思。无论最终投票结果如何,学术界已经共同为核三延役,投下了一张极具份量的“不信任票”。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