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莫名其妙地伤心 有时眼神发直(图)

作者:陈静 发表:2025-08-19 21: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图片来源: 合成图 chenjing/看中国)

有一次给一位女孩拍照,发现她的眼神空洞呆板,并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青春时期的女孩子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啊。

最近忽然发现自己的眼神里也现出那种木讷浅薄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自己反思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明白,这并非是身体的问题,而是“心”在作祟。

自己是怎么发现的呢?

想起几年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也是一位大姐姐,她聼了我的音频后说:“你的声音挺好听的。可是怎么总是有气无力的样子。”

我觉得她说的不错,真的是有那么一点,我自己也聼出来了,可是,那是为什么呢?想了好几年自己也没想明白。

今年之后,也就是前几天,自己总是无缘无故显得很乏力,甚至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休息或睡眠也没用,也不会得到缓解。

那几天就是觉得自己心里非常的灰心失望,感觉不到一点点亲人朋友的温暖,自己心里觉得委屈,总是善待别人,可别人对自己总是冷冰冰的,不是觉得自己傻就是觉得好欺负。自己真是伤心透了,那种伤心让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那么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着那么多的伤心呢?而且这种伤心竟然是自己不知道的。

伤心这个词是怎么解释的?

于是我去查了一下维基百科,看看它是怎么解释的,结果它把伤心说成了悲伤,是这样解释的:悲伤或悲哀等(英语:Sadness)是一种情绪方面的疼痛,与不利、失落、绝望、丧恸、无助、失望和悲痛(英语:sorrow)的感觉相关或以这类感觉为特征。

伤心这个词,词典里的解释为,这是一种或者是多种情感引发出来的一种情绪而已。而我自己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或多种情绪的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名词的组合,那就是一件伤害自己心灵的事,这件伤心的事,可能是别人引起来的,但最后伤心的还是自己。

同时伤心又像是一道屏障,隔住了自己与真实的世界之间的联系,所以那目光才会变得短浅和浅薄。而《菜根谭》是这样说的:“纤巧聪明,多伤厚道之心;磊落豪雄,常得长厚之助。”若心中总被小情小绪牵绊,目光自然显得浅薄;唯有厚重与豁达,才能孕育出深邃的神采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个词 那就是“目光深邃

“目光深邃”描述的是一种眼神,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眼睛看起来很深邃、神秘、有深度,也可能暗示着这个人内心丰富、智慧或者具有洞察力。

这样的人,一定是有更多包容心的,因为包容、理解、智慧等等好品质,才会让自己的目光变得深邃宽广啊。

那么,如何能够目光深邃呢?有人说:欲成就深邃的目光,首先需有一颗“闻过则喜”的心。能做到这一点还真是不容易的,能够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那就更加不容易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因内心安定而坦然,眼神中自有从容与深度。小人则因患得患失而忧惧,目光中常带狭隘与浮躁。

《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路问政,孔子说:“先之,劳之。”而对于修身,孔子更推崇能改过迁善者。闻过而喜,意味着不以批评为羞耻,而视其为修正自己的契机。这种胸襟,正是目光深邃的根本。

我曾遇见一位朋友,他看似追求完美,却因心境压抑,眼神中显得忧郁沉重。我本想提醒他“莫求尽善”,却终究未出口。因为我明白,多数人难以接受直言的批评,未觉察时反会认为是指责。

《庄子.外物》有言:“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恶。”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急于纠正他人,而在于静静等待他自行觉悟。

由心生相 把目光向内看

“心清则目明,心浊则目暗。”这并非文辞的夸饰,而是生命的真理。当我们被伤心困住,目光自然黯淡;当我们放下执着,学会接纳,眼神中便会浮现深邃与安定。

有意思的是,我们长了两只眼睛,总是能够看见别人的不是,却很少能够看见自己的。那么就需要“以人为镜”,透过别人的不足,来看见自己的不足,他的缺点为什么被我看到了,是不是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呢?这样想问题,我们就不会縂伤心了,因为毛病可能是别人的,而伤心却是自己的,明白了这个理,那是不是智慧呢?

愿我们都能在伤心之处醒悟,在批评之中欢喜,养一颗澄明之心。如此,方能成就一双深邃的眼睛,映照出内心的智慧与力量。

那么希望这篇小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做一个能够“闻过则喜”的人,你会发现,那真的是一件开心的事。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