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震荡!反内卷、通缩与房地产三杀的真相(图)

发表:2025-07-23 00: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消费降级 经济低迷(
中国消费降级 经济低迷(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亭综合报导)中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7月1日,北京召开高规格财经讨论会,明确提出整治企业间低价无序竞争,试图破解“内卷”困局。同日,官媒发表5000余字长文《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强调反内卷的重要性。然而,市场对这些政策的实效性表示怀疑,认为多为空洞口号。与此同时,7月21日摩根士丹利(大摩)闭门会议透露,中国上半年GDP表现超预期,但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政策刺激可能推迟至9-10月。下面将深入剖析内卷的资源垄断本质、通缩与房地产市场的恶性循环,以及稳定币在中美博弈中的新战场,探讨中国经济的未来出路。

内卷的核心:资源与权力垄断

内卷并非单纯的低价竞争或过度竞争,而是资源与权力高度集中的结构性问题。当前,中国社会的优质资源被少数群体垄断,普通人难以触及,导致竞争日益白热化,社会活力逐渐丧失。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增资源(增量)掩盖了分配不均的矛盾。然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增量减少,存量竞争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暴露无遗。财经评论人付鹏指出,内卷的本质在于资源垄断与权力集中,解决之道在于打破垄断、重新分配资源,而非仅靠政策口号。

大摩闭门会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存量博弈”的困境,企业为抢夺有限市场份额进行低价竞争,导致利润下滑,进而传导至居民收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尤其在电商等行业,价格战虽短期惠及消费者,但长期损害企业盈利能力,拖累经济活力。反内卷需从结构性改革入手,涉及财政制度、地方激励机制及统计体系的全面调整,而非简单的去产能。

经济下行压力:通缩与房地产双重打击

通缩的负反馈循环

2025年,中国经济正面临严重的通缩压力。核心CPI在10月录得-0.1%,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负值,显示居民需求急剧收缩。PPI已连续三年通缩,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恶化。大摩预测,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从上半年的5.3%回落至三季度4.5%、四季度4.2%,全年维持4.8%。通缩的负反馈循环表现为:企业收入下降→降薪裁员→居民消费收缩→企业进一步压缩成本,形成“死亡螺旋”。

上半年经济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出口韧性(抢关税前发货)及财政政策前置(如地方债置换、以旧换新补贴)。然而,这些动能属于阶段性因素,下半年将逐步退坡。出口方面,受美国30%关税及对转运商品的双轨制关税(最高40%)影响,出口增速预计从上半年的6%降至零增长,对GDP的贡献转负。财政方面,上半年用掉大部分地方债额度,下半年财政空间受限,刺激力度减弱,地方财政紧张及欠薪问题再度抬头。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跌加剧了经济困境。2025年二季度,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20%,二手房成交增速从一季度的30%收窄至6月的-5%。居民购房意愿低迷,调查显示仅3%受访者计划未来一年购房,而超过50%的二手房业主愿意低于购房成本出售,反映出市场信心崩溃。二手房挂牌量创历史新高,6月环比上升0.7%,进一步压低房价,平均环比跌幅达1%/月。

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不足。4月底政治局会议重申稳房地产的重要性,但缺乏新增政策。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聚焦“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与低碳,但未推出实质性刺激措施。大摩预测,除非房价连续数月加速下跌,否则下半年政策仍将处于真空期,房地产市场或需至2026年四季度才有望触底回稳。房价下跌引发的负财富效应进一步抑制消费,例如杭州中产阶级转向低价商品或租赁奢侈品(如“25元租一天香奈儿包”),显示消费降级趋势。

政策困境:反内卷与刺激的两难

7月1日财经讨论会与官媒长文显示,高层对反内卷的重视,但政策keyboard:政策效果有限,难以触及问题根源。大摩闭门会预判,7月底政治局会议增量政策可能性低,刺激措施可能推迟至9-10月,规模有限(约1万亿人民币),主要聚焦基建与新质生产力,消费端补贴(如生育补贴、以旧换新扩容)力度较小。反内卷需结构性改革,但当前政策多停留在表面,如同“不遵守劳动法却要求企业增加假期”的空洞口号。

供给侧改革的后遗症也加剧了内卷。2015-2016年改革形成上游行业寡头垄断,挤出民营资本,推高房价与股市泡沫,却忽视了企业家老龄化与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也面临产能过剩,显示政策导向的局限性。

中美博弈新战场:稳定币的角逐

稳定币成为中美金融竞争的新焦点。美国《天财法案》要求美元稳定币100%由美元现金或短期美债支持,巩固美元霸权地位,推升美债需求。中国则以香港为试点,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条例,允许发行港元、美元或人民币稳定币,旨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减少对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然而,受资本管制与市场接受度限制,人民币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挑战美元主导地位,初期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与跨境结算场景占据小部分市场份额。

日本的教训与中国的挑战

中国经济与1990年代日本的“失去的30年”有相似之处。日本老龄化导致存量竞争,年轻人承担沉重债务压力。2010年代后,随着财富通过遗嘱分配流向年轻一代,日本经济有所复苏。中国则尚未进入代际分配阶段,人口红利消失,年轻人消费能力萎缩,经济活力进一步受限。打破资源垄断、实现公平分配是关键,但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使改革举步维艰。

投资逻辑的转变

大摩指出,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波动,但稀土换芯片的初步成效及反内卷信号增强为市场带来正面影响。英伟达HW芯片重新对华销售显示中美在非关税领域的博弈趋于正常化。反内卷政策的推进或有助于电商等行业重塑盈利预期,但效果需进一步观察。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与通缩压力限制了政策空间,投资者需谨慎应对下半年的经济下行风险。

中国经济正面临资源垄断、通缩与房地产市场低迷的仨杀。反内卷需从打破垄断、结构性改革入手,但短期政策空间有限,效果存疑。稳定币的角逐显示金融竞争升级,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下半年经济增速预计放缓,投资者需密切关注9-10月政策动向及四中全会的改革信号。中国经济的未来,考验的是决策层打破存量博弈、实现公平分配的勇气与智慧。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