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安静的植物,其实也会发出“声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久旱不雨,枝叶焦黄。如果我们能听见,你会发现那些枯萎的植物,其实正在尖叫。研究显示,当植物缺水、受伤或遭遇压力时,会发出频率高频率的声音,相当于尖叫的声音。这些微弱却持续的声波,是植物对环境的反应,一种无声的呼喊,一种生命的回音。
2023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团队发现,当植物面临水分不足或其他压力时,会“尖叫”!虽然人耳无法听见,但这些频率落在40至80千赫兹的声音,实际上每小时可高达30至50次,甚至在3至5公尺外都能侦测到。这些声音就像是在泡泡纸上敲击超音波,足以让某些昆虫与小型哺乳类动物察觉,甚至作出反应。
植物会叫?实验怎么证明的?
当植物面对干旱或草食动物等威胁时,并非只是默默承受。它们会透过各种方式做出回应,例如改变自身外观,或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影响周遭植物的行为。过去的研究指出,当植物缺水时,体内导水系统会出现空蚀现象(cavitation)。气泡会在木质部中形成、扩张,最终破裂,产生微小震动。
研究团队以番茄与烟草作为受试对象,拆分为三组:干旱、修剪及正常对照组。每株植物在完全隔音的空间内进行录音,使用两支高灵敏度麦克风放置在10公分处收音,收集到的声音经过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后,能准确分辨植物在不同压力下的发声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当植物在健康的正常情况、且未受到任何压力,是几乎不发出声音,但一旦经历缺水五天,或被剪去茎部,竟会发出连串清晰的“咔嗒声”与类似气泡爆裂的超音波。科学家推测,这些声音是植物内部气泡破裂时产生的,也许代表着植物在“叫喊”、在“求救”,此外,研究也测试了遭受污染的植物,发现在第五、六天的“叫声”最为频繁,之后随着植物逐渐干枯,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动物也能“听见”植物的哭喊?
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动物是可以听见并回应植物的声音。研究指出,当番茄植株发出缺水的声音时,雌蛾会选择不在其上产卵,这是首次有研究证实动物对植物声音做出反应。特拉维夫大学教授约西·约维尔指出,这项发现为动植物之间的声音沟通打开了崭新大门。他认为动物可能会根据植物的叫声,决定是否要授粉、觅食或避难。
植物虽无声带,却并非沉默。在干旱、受损甚至污染压力下,它们会发出无声的呼喊,这些声音长久以来未被人类察觉,但透过专业仪器,如今终于被记录、分析,也找到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未来,农民或许能透过麦克风与传感器捕捉这些声波,即时掌握农作物是否缺水,进而调整灌溉策略,不仅节省水资源,也能让作物生长得更健康、更有韧性。
至于植物是否真的“想沟通”?目前科学界仍无明确结论。但这项研究已经提醒了我们,植物不是无感的装饰品,它们会回应环境,也可能正以某种方式与世界互动。所以下次当你为阳台上的小盆栽浇水时,不妨驻足片刻,也许它正用无声的语言,向你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