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香港北角区主要街道的景色。(图片来源: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位在香港顶级旅游与购物胜地中心地带的王子牛腩牛杂粉面专家(简称王子面馆)发现,顾客都涌向隔壁一间新开且更时尚、宽敞的内地企业连锁店和府捞面。对此,王子面馆感叹,不知还能撑多久。
香港泉州社团联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暨联会成立36周年,以及第17届理监事就职典礼13日举行。特区长官李家超以视频致词时表示,政府会全力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的优势,并通过提供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与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服务来自于泉州与不同内地城市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然而,大批内企涌入香港,却对当地老店造成不小影响。
谈及新开的和府捞面带来的影响,王子面馆的员工冯女士向《日经亚洲》表示:“自从去年12月他们开业以来,已经抢走了我们一半的生意,因为他们的内地老板财力雄厚,可以进行一流的装修。”
实际上,和府捞面是大批进军香港的内地企业之一。这几年来,从珍珠奶茶与连锁餐厅,再到运动服、电动车与黄金供应商,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香港的大街小巷,甚至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巴巴也在香港开设实体店。这些中国来的企业正在重塑香港的商业格局,不少人认为,香港已经越来越像一座中国大都市。
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数据,去年,新增中国内地企业数量第一次超过外资企业。共计273家内地企业进入香港,涵盖科技与金融服务公司、家族办公室、旅游企业及消费品牌等,外资企业仅有266家。相较之下,2022年,仅有92家内地企业赴香港开设门店,连外资企业208家的一半都不到。
上月,内地新能源科技企业U Power宣布,在香港设立第一座电动车换电站,并计划在香港分三阶段建设55座智能换电站,包括4座巴士专用站及全球首座渡轮换电站。
眼见越来越多内企进入香港,可发现它们的经营模式也逐渐改变香港的生态环境。最常见的,即以低价快速抢占市场,逼垮竞争对手的现象将越来越严重。
冯女士在谈及跟内地连锁店的竞争时表示:“我不知道我们还能维持多久。我们真的担心,如果亏损持续下去,我们可能会被迫关门。”
除香港的小店外,连大品牌也面临相同的冲击。中国外卖巨头美团于2023年藉着海外品牌Keeta进军香港,并凭借烧钱折扣策略,快速成为香港外卖行业的领军企业,让竞争对手难以匹敌。2025年3月,10年前进入香港的英国平台Deliveroo选择关闭,并撤离香港。
许多人关注到,内地企业的涌入改变香港的表面,背后更存在深层次的政治转型。自中共2019年颁布了《国家安全法》后,过去以高度自治为荣的香港越来越失去了自由。
特别是COVID疫情之后,尖沙咀旅游区的空置率飙升。在今年5月前,整个零售额已经连续14个月下滑。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香港所依赖的中国客也出现了消费降级。
针对香港现况,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表示,港府在安全与经济方面向北京越来越靠拢,没有动力改变方向。
吴卓殷进一步指出,香港吸引内地连锁店比吸引外地连锁店来得容易,况且中国知名品牌的入驻,还能帮助提高官员的政治表现。
不过,吴卓殷示警,一旦内地品牌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反过来可能将侵蚀香港的独特地位。他反问,“香港能提供哪些与内地不同的东西?”
针对内企入驻香港现象,网友留言表示:
“其实早就可以预见,可能老板没有准备好撤退。老香港现时最好选择是潜藏,而不是进取。趁自己的生意还有一些价值,索性卖给他们套现金走人,先避其锋芒待局势变化,再谋东山再起。”
“目前只有韩国能提供与中共大陆完全不同的东西,香港就别想了。”
“香港政府一旦选择与恶魔为伍,港人就不再有自由可言,入侵的内陆企业背后也有邪党的支持,目的是把水搅浑,一步一步蚕食特区,之前所谓的一国两治的承诺,只是在国际上装裱一下门面的。”
“香港已死,只能怀念。”
“只要陆企业进入,香港再无优势可言!开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