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博士》票房与口碑俱佳 它的魅力何在?(组图)

《奇异博士》:历险后“得道”突破六层境界

发表:2025-07-08 06: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奇异博士。(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奇异博士》是漫威系列电影中非常特别的一部,它在全球获得了票房口碑双赢,《奇异博士》的故事梗概如下:

史蒂芬.斯特兰奇是一位享誉盛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拥有高超的医术和自负的个性。然而,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他的双手神经受损,无法再进行手术,这让他陷入绝望。为了寻找治愈之法,他远赴尼泊尔,来到神秘的魔法圣殿卡玛泰姬,拜入至尊魔法师古一门下,开始学习神秘的魔法与多元宇宙的知识。

同时,邪恶魔法师卡西利亚斯带领追随者试图利用禁忌魔法融合现实与黑暗维度,企图毁灭世界。史蒂芬在修行中逐渐放下自大和执念,成为能够掌控时间和空间的至尊魔法师,最终与卡西利亚斯对抗,保护地球免于毁灭。

整个故事不仅描绘了史蒂芬从一个自我中心的医生转变为无私的守护者,也探讨了生命、死亡与自我超越的哲学主题

史蒂芬原本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他是世界顶尖神经外科专家,荣誉、钱财、地位可谓样样皆有。但是,一场无常的车祸夺走了他至关重要的双手,而西方医学根本医治不了他,不得已他踏上东方“问道”之路。这其实也是现今很多人“入道”的原因,就是“痛苦”才想到“觉醒”。

痛苦是提醒我们觉醒的 成功是验证本自具足的。

“痛苦”是来提醒我们“觉醒”的,“成功”是来帮我们验证“本自具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每一个外显的“痛苦”都是我们内在的创造,也就是当我们内在觉察到我们处在一种不断降低的能量状态,尽管我们外在还沉迷于三维认知的“成功”,我们的内在还是会有一些觉察。这样的内在会投射出一个有着外显“痛苦”的世界,提醒我们从那个状态中解脱出来。所以佛家说:“烦恼即菩提”,也就是“烦恼是得智慧的因”。

“痛苦”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该醒过来了,该看看自己内心真正的状态。

奇异博士的痛苦,让他从此踏上“求学问道”之路,一个唯物主义精英成功人士从“初学入道”至“得道成师”的整个过程,从“不信”到“坚信”乃至成为“衣钵继承者”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不相信、排斥、嘲笑

奇异博士初见古一大师,根本不相信她,几句对话后甚至嘲讽自己花费所有的钱财来这里简直是疯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初次接触“道”时,都会如此,“不相信、排斥、嘲笑”似乎是“入道”者必经的第一关。那“不相信”背后其实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心理?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拿来回答这个问题再适合不过。这四十一章里头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种“哈哈大笑”的状态实际上只能说明我们自己执着三维,是个执著有限维度的下士。

笑,排斥,讽刺,就像奇异博士一开始的所做。

到了稍微高一点儿境界呢,他一知半解,对内在东西似乎觉得有点道理,但从来没有进行去真正实践过,道是若存若亡的。

而真正的“上士”呢,当他发现生命的方向就在那里啊,那好,终于有机会能够去连接更高的能量关系了,所以他会去学习,去实践,去坚持这条路。

面对奇异博士的“不信”,古一大师后来干脆将他打出魂体、点开天眼,让他见识了一下高维世界,这个时候的博士终于相信了,就地跪拜。

可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如何能碰到这样能打出魂体、点开天眼的大师呢?所以,就我们一般人来说,如何建立对高维智慧、对“道”的“正信”?

电影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内在智慧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形式提示我们走向更高的意识能量。

例如:一段打动你的话,一篇震撼你的文章,一件突然的事件,甚至做一个梦,看一场电影,包括我们现在正在说的《奇异博士》,都是你“入道”的一个机缘,都是你智慧的引领,关键在于你顺从这个引领吗?

很多时候,你外在那个刚强的认知系统不只不让你顺从,而且让你根本看不见这样的引领,让你排斥这样的引领。

所以说,生命很奇妙的,在看不懂的人眼里,生命往往是痛苦,是灾难,可是仅仅换一个角度,你发现生命里你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无论是快乐的,痛苦的,都是来提示你的。

我们要学会从每一个当下转念,去看看每件事情、每个人、每个物在提示我什么?

从“不信”到“信”,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要建立“正信”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阶段 忍辱

当奇异博士真的跪拜在古一师父面前时,古一却拒绝收留他,把他赶出门,这时的他像一只丧家犬,待在门口又是哭又是闹,就是不走开。

这段很有意思。首先,我们看到一个好的师父在意的绝不是差不差一个“粉丝”,古一师父通过将博士赶出门,通过这种羞辱却震撼的教训,让他自己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同时也看看他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但除了这些,这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点:就是当一个人对三维世界的“成功”非常执着,而且已然有了这种“成功”的经验时,他会对“道”也产生执着,对“入道”后所能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非常执着,而这是很危险的。

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高维的能量相较于三维来讲,那就像人相较于蚂蚁一样,多出一维便多出无穷多倍的美,多出一维便高出无穷多倍的能量,所以当一个人发现更高维度的能量时,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执着,想要拥有更大的功能,想要有更多的觉受,想要看见更美的图像等等等等,这种执着甚至会远超过他对三维世界“成功”的执着。

带着这么一种起心动念来进入高维度状态时,会有一种很大的动力,但是,这种动力还是不是当初那个“觉醒”的动力了?

肯定不是了,由“觉醒”变成“追求”了,只不过“追求”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其实本质一样。这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啊。

第三阶段 精进

遵守规则是一个前提,有这个前提你才能够玩得好。
奇异博士的启示:遵守规则是一个前提,有这个前提你才能够玩得好。(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精进有一个前提,我们说要提升维度,不是要提到某个维度,而是直指N维(N趋于无穷大),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样一个提升是永无止境的。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就理解了什么叫“执着”。

“执着”是把某个维度、某个境界所得的功能或图像当作目标而执着。在达到那个状态的时候,他想的不是继续提升,而是沉迷于拥有这些功能或影像的某个角色,甚至利用这样的功能和角色去获取利益和掌控资源。

而“精进”呢,是不执着于任何中间层次的功能、图像和觉受上,是去持续提升自己内在的境界,这个时候才叫“精进”。

第四阶段 犯规、质疑

奇异博士在经历这三个阶段后,走入了第四个阶段,但这第四个阶段不是干一番大事业,而是“犯规”、是“质疑”,比如他:利用所学的魔法偷看图书馆里的禁书;偷学被禁的时间魔法;质疑为什么不能动阿戈摩讬之眼宝石,干脆自己拿起来戴上;质疑古一法师的教法等等......

“犯规”、“质疑”、“叛逆”这些行为,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似乎是一个“学道”者不该犯的“错误”,是阻碍我们“得道”的。

你看NBA,篮球场上就有篮球规则,如果你不了解篮球规则,你根本没有办法去享受篮球比赛,你可能不到五分钟就被罚下了。遵守规则是一个前提,有这个前提你才能够玩得好。

这一段电影给了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当我们在持续觉醒的过程中时,遵守规则还是超越规则其实都是我们的助缘,所以该超越的时候必须超越。

但哪一点上遵守,哪一点上超越,这是挑战每个人的智慧的,需要我们坚守“大愿”,在每一个当下产生内在的动力,才不会产生对规则的恐惧,也不会去留恋任何层次里的游戏,不会被游戏玩。

奇异博士显然不仅玩得了“魔法”,而且不被“魔法”所玩,所以他成为了魔法高手,获得了自己的浮篷法器。

可也就是在这时,他发现卡西利亚斯说的是“真话”,他开始质疑古一大师。前面我们说了要去“信”,可到了这个阶段,他又开始“质疑”,该如何把握“信”与“质疑”?

这个问题中说到了一句话,说“他发现邪魔卡西利亚斯说的是真话”,可“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这些个“是非对错”,在某一个空间层次上是有意义的,但超越了这个空间层次以后,在更大一个空间格局里面呢,它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在“像”上的评判都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看到“起心动念”的本质。回到“起心动念”,便能理解其实“无有一法,不是佛法”。起心动念是什么?这才是本质。没有站在那个高度,谈什么“是非真假”,都是有局限的。

所以当你知道周遭一切都是“假”的时候,你没有障碍。你完全可以“借假修真”,你可以借“假”的能量,借“假”的认知,去超越这些“假”,然后回归“真”。

这世间每一个生命内在都有佛性,所以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关键看你。

你能看到的任何一个现象其实都是你投影出来的,因此,当你去质疑时,你是否抛开“像”去看“起心动念”,你是否抛开所有功能、神通、资源等等,去看内在的“佛性”,这才是质疑的真正意义,这样的质疑才有助于你真正突破。

第五阶段 发大愿

突破了“质疑”这个阶段的奇异博士来到了第五阶段:发大愿。实际上奇异博士发大愿去继承古一的事业,成为守卫圣殿的人,恰恰是在古一师父死亡之时,古一法师对他说:“死亡赋予生命意义”。

而对于古一来说,她完全可以做到“不死”了,但她却选择了“死”,这个“死”到底赋予了怎样的意义?

当你永远需要一个外在的智慧来启迪你、来拯救你时,对不起,你就是在迷信。

当你相信这个善知识就是自己内在觉醒力量的一种呈现,是内在来提醒我持续提升和觉醒的,我只要去跟我的内在力量去共鸣、去共振就足够了,这才是所谓的“亲近善知识”。那么回到电影,古一师父的“死”恰恰是奇异博士内在的“醒”,是破除外在的依赖,让博士全部回归到自己的内求,这才是要义。

第六阶段 活在当下

生命是永远走在修行的路上,而在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当下,都会因为你当前的精进带来内在无比的喜悦,这就是“法喜”。

唯有卡在某个阶段,迷信而执着的人,他体验的所谓“修炼”才是一种痛苦的纠结,而一个不断持续在内在精进的人,他持续生活在每一个当下的喜乐状态里,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话题,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这就是每一个生命真正的内在成长,是充满“法喜”的过程。

“喜乐状态”可以说在奇异博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与凯西利亚斯和莫度相比,奇异博士真正开始“学道”后,就一直处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状态,而绝不是一种“苦大仇深”的状态,更不是一种“千斤顶”的状态。

包括电影的最后,当奇异博士面对黑暗统治力量多拉姆时,也是用“打破常规”的“叛逆方法”,利用时间的无限轮回“烦死”了多拉姆,而不是战胜了多拉姆,这是编剧的幽默之处,但同时也是高明之处,它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都在追求“得道”,但永生就是我们追求的“道”吗?

我们都觉得“永生”很了不起,其实你只要提升一维就永生了,因为提升一维,时间就成了变数,你可以随意回到过去,进入未来,你可谓“永生”了。但其实第四维只是中间的一个层次,如果你执着于这个层次,这个层次依旧是你的障碍。

不仅如此,当我们把“永生”当作“修行”的最高目标时,还会导致一个严重问题。什么问题?永远不能活在当下。

注意,这点很重要,我们的“学道”绝不是要远离当下的生命状态的,相反,唯有我们不执着于任何一个层次的生命状态,而能够不断提升、无止境的趋向于“道”时,我们才能活出当下自在的生命状态。这点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当下就是全部,当下就是永生。谁真正理解到N维(N趋于无穷大)和这个零维都存于当下,谁便活在了当下。

正如电影中奇异博士利用时间的无止境轮回,去和永生的黑暗统治力量多拉姆谈条件时,有一句经典对白:

多拉姆:你一定会输的!

奇异博士:是啊,但是我输得起!多少次也不会停止。

从一个一直追求“成功”的顶尖外科医生,到可以接受无数次死亡性失败,奇异博士完成了他最后的“得道”。



责任编辑:紫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