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那是个梦 。(图片来源:手绘插画)
一场梦 一次预警 但我们真的醒了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梦里,你失去了一切,财富、事业、亲人,甚至生命。你陷入绝望,呼吸困难,心如刀绞——但就在那一刻,你惊醒了,满身冷汗,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还好,那只是一场梦。”
然而,梦真的只是梦吗?我们是否就此“拉倒”?不去深思梦境背后要提醒我们什么?
对自己而言,每一次从噩梦中醒来时,不是松一口气之后便放下,而是一次灵魂的回望与审视。梦境或许并非虚幻的泡影,而是来自高层次生命的慈悲提醒,让我们停下脚步,看看自己是否偏离了正道,是否该修正一些错误的念头与行为。
龙树谅为大家“做了一个梦”
这一次,是日本漫画家龙树谅替我们做了一个梦——而且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梦。
在她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龙树谅预见了一场将于7月5日发生的大地震与海啸,可能造成日本、台湾、菲律宾等地重大灾难。虽然她后来澄清说“7月5日是她做梦的日期,而非灾难会发生的确切时间”,但这场梦却在全球掀起前所未有的集体焦虑与反思。
特别是7月5日来临前夕,日本Tokara群岛10天内发生650多次地震,葡萄牙与日本先后出现罕见的“海啸云”,各国媒体争相报导,不安的情绪在网络与民间蔓延开来。许多人开始关注预言、天象与自然异动之间的关联——而这种对“末日景象”的关注,恰恰是我们集体潜意识里的恐惧投射。但如果这一切只是个梦,我们是否能从中真正醒来,而不只是惊呼一声:“还好不是今天”?
为什么7月5日前,如此地吓唬众人呢?那是因为更多的人,并没有明白预知梦的用意。
预言的价值 不是准不准确 而是警醒
面对这些预言与自然异象,科学界出面“灭火”,指出海啸云与地震云皆为自然现象,Tokara地震规律也未获得实证支持。学者强调台湾已有海啸预警系统,预测能力已大为提升。
这些说法固然理性,但也提醒我们:灾难是否发生,从来都不是预言最核心的意义。
重点不在“准不准”,而在于它是否唤醒了我们原本沉睡的灵魂。龙树谅的梦,成为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对未来的不安,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类贪婪与傲慢的反思。
当社会陷入物质狂热、科技迷思与人性冷漠时,也许唯有这样一场“梦中灾难”,才能让人重新寻找心灵的归宿。
从“梦中人”变成“觉醒者”
很多人都说:“还好今天没事!”但我们是否该问:如果明天真的有事,我们达到标准了吗?通俗的说,一个东西,如果腐烂了,你一定会把它丢弃的;那么一个人腐烂了,是不是会被更高级的生命丢弃呢?那是显而易见很容易理解的。或者换一句话说:世界在净化,你符合标准了吗?
世俗的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备物囤积物资,而龙树谅在新书里还提醒大家,备物的同时更要备心,一慈悲心来对待这一切。
我们是否愿意从龙树谅的梦里醒来,问自己:
我是否仍在极度的自私、执着、虚荣中打转?
我是否对自然与生命存有敬畏?
我是否为这个世界付出过一点善意与爱?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灾难即使没来,“我们”也早已在灵魂上“受难”了。
灾难背后的光明 重启人类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龙树谅不只是预言灾难,她也预见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在2025年7月的大灾难之后,地球将迎来全新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明亮而祥和的世界。
这像极了佛教中所说的“劫难之后的新生”、“因果循环中的解脱”。灾难不是惩罚,而是转机。苦难不是终点,而是开悟的契机。当然那是需要一个净化过程的。
所以我说:7月5日这一天,我升起了感恩之心。
不是因为什么事没发生,而是因为我有机会从这场预言中反省自己,修正人生的航向。
有读者提醒我“别高兴太早”,我理解他的担心,但他或许未必懂得我的心境:我不是庆祝“灾难没发生”,而是庆幸自己“还有机会觉醒”。
惊呼之后呢?
我们从龙树谅的预知梦中醒来,惊呼:“还好那只是个梦!”
但惊呼之后呢?
我们会继续沉睡在自私与麻木中,等待下一场更真实的灾难来敲门?还是会在这个“看似虚幻的梦境”中寻得人生的方向与救赎?
梦醒了,这正是转变的开始。感恩神的眷顾,再给人们一次修正自己的机会。只是这样的机会还会很多吗?什么样的人会在宇宙的净化里流留下来,我们要去找到那些真相,因为灾难并非无解,解题就在真相之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