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的挑战(图)

作者:MC小臣 发表:2025-04-30 09: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上海
中国经济下行,就业率降低。(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30日讯】在中国大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倒闭、外资撤离的背景下,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这不仅是单纯的就业问题,还反映出中国社会在面对结构性问题时的无力感。

北京市招聘“乡村振兴协理员”:政策背后的困境

北京市近日发布通告,将招聘473名高校毕业生赴农村担任“乡村振兴协理员”,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根据公告,这些毕业生将在农村工作5年,并可通过公务员定向招录等途径进一步发展。然而,这项招聘政策却被网友批评为“新的上山下乡”,有评论认为,这是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回避,将毕业生推向农村,却没有针对问题的深层次改革。

“上山下乡”政策的重现:形势未见好转

此类政策的出现,似乎是对1950年代“上山下乡”政策的重演。当年,中共政府曾鼓励城市青年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结果这一政策并未有效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而如今,将毕业生派遣到农村工作,表面上是试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但实际上,这并不能真正解决根本的结构性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这些大学生在农村工作所学的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往往只能处理一些繁琐的文书工作或应对检查,无法推动农村实际发展,反而可能加剧形式主义。

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效果有限

另一个问题是,这项政策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乡村振兴协理员的薪资往往高于一般村干部,这无疑会加重本已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负担。随着政府财力的透支,尤其是在县级政府的负债情况下,这样的大规模招聘只能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成效。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政策更多是治标不治本。

经济困境加剧:大学毕业生的未来何在?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境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企业倒闭、外资撤离以及整体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就业市场的需求远低于供给。尤其是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尤其是在2025年预计达到1,222万名高校毕业生面临竞争。这样的就业形势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政府应对:最低生活保障的争议

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共政府提出将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毕业生提供了保障,但也反映了中国就业市场的深层次问题。这不仅揭示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困难,也反映了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缺乏信心。这样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受到政府的无奈,却无法改变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

(本文为《上报》授权《看中国》转载。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上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