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叹息:早上3个忌讳习惯害惨了中老年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老吴每天6点准时起床晨练,但某天清晨刚跑两圈便感到头晕恶心,最终突发急性脑梗不治身亡。医生指出,这与他的晨练习惯有关。这案例提醒我们,一些看似正常的早晨习惯,对中老年人可能潜藏重大健康风险。
医生指出,凌晨3点至5点是肺经最旺的时候,应处于休息状态,若此时起床,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引发心梗、猝死。
此外,刚起床时心率、血压突然上升,对血管冲击大。一夜未活动,血液较黏稠,血管阻塞风险升高,可能造成脑梗或心源性猝死。世卫组织资料显示,清晨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比高达60%。
中老年人起床别太猛 适度赖床反而有益
冬季气温低,起床太快可能导致关节与肌肉受伤。中老年人建议醒后稍微赖床,做些轻微伸展,帮助身体循序渐进地“醒来”。
英国里兹总医院研究显示,11月至翌年4月间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季节高50%。研究人员建议寒冬早上醒后稍作停留,可让身体缓冲温差压力。
斯德哥尔摩大学一项研究也指出,经常赖床约30分钟者,比起猛然起床者疲惫感更低,白天情绪更稳定、健康状况更好。
中老年人早上起床牢记“3不要”
1.不要光脚下床
清晨地面温度低,光脚下床易使脚部受寒,引发肠胃不适,建议长者穿好袜子与室内拖鞋后再下床。
2.不要空腹过久或一醒就吃早餐
睡眠期间胃部已排空,若长时间不进食会导致血压升高与激素失衡。但起床后立刻进食也不妥,建议醒来一小时后再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3.不要太早晨练
冬季气温偏低,清晨运动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建议等太阳升起一小时后或气温回升时再活动。下午4至5点也是适合的运动时段。
长寿与否,从起床表现可看出端倪
起床后身体的状态,能反映出健康程度与长寿潜力:
1.眼睛不干涩:泪腺分泌正常,反映体内调节功能良好。
2.尿液正常:淡黄色、无异味,显示肾脏与膀胱功能正常。
3.血压稳定:起床后若无头晕、心悸,说明心血管状态健康。
4.精神饱满:代表睡眠品质佳,大脑认知与记忆功能正常。
总结来说,早晨是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关键时段。不当习惯如猛然起床、空腹过久、清晨运动等,皆可能导致健康恶化。建议调整生活节奏,特别留意身体晨起反应,定期检查,有助于预防慢性病与突发风险,延长健康寿命。
责任编辑:牛兰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