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的儿子子翔今年8岁,近日他和舞蹈小伙伴们参加了“Believe Dance Competition”舞蹈比赛,首次登台就拿下了四个奖项。(艾文提供)
我儿子子翔,今年8岁了。上周六对他和他的舞蹈小伙伴们来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他们参加了“Believe Dance Competition”舞蹈比赛,首次登台,就拿下了四个奖项,其中包括同级别的最高奖,以及评委颁发的特殊荣誉奖:“Beyond The Stage”。评委们评价道:“舞蹈不仅展现了技巧,更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故事表达和内在能量,打破了舞台的界限,把观众带入了他们展现的故事的世界。”
评委的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舞蹈,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技术,获得更多的奖项,那她的意义也就止步于此了。但如果舞蹈能超越舞台,超越形式,触动人心,那她便有了更深的价值。而这,正是神韵带给我的启发,也是为什么,我及家人支持子翔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去追寻那个他从五岁起就萌生的理想——成为神韵的舞蹈演员。
而这一切,都要从他第一次观看神韵演出说起。
2022年,艾文5岁的子翔在加拿大汉密尔顿市观看神韵演出。(艾文提供)
梦想的种子
五岁那年,子翔第一次看神韵。那时的他,还是个小小的孩子。灯光暗下来,他的脚还悬在剧院的椅子边上晃啊晃。当帷幕拉开,舞台上云雾升腾,仙娥起舞,一幅天国胜景,他便像被定住了一样,眼睛亮亮的,盯着舞台不肯眨眼了。
演出结束后,他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说:“爸爸,我以后也要跳这个。”
那时候,他可能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只是单纯地被舞台上的故事和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韵味深深吸引。但从那之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故事爱不释手,也开始真正学习中国古典舞。他把“神韵演员”这几个字挂在嘴边,渐渐地,那不是一句小孩子的玩笑话,而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向往。
这些年来,神韵每年来,子翔每年都去看。他不仅对舞蹈越来越投入,也在一点一滴地塑造自己。在练基本功中学会吃苦,在学习舞蹈动作时越来越专注,在遇到困难时懂得了坚持。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心中欣慰,这些品质,正是神韵演员所需要具备的特质。
我十个月中的亲身经历
作为一个追随拍摄神韵18年的摄影师,并曾经在神韵接受过舞蹈训练的人,我比谁都更清楚,这条路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与收获。
2008年,我有幸进入神韵学习舞蹈。虽然最后没有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但那十个月的经历,至今仍在塑造着我。在神韵,不仅是舞蹈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品格、责任感、团队精神的塑造。
在神韵,舞蹈的第一课不是技巧,而是品格。每位神韵演员,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我们每天都有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很累,可是没有人抱怨。大家互相帮助,没有恶性竞争,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互相扶持和共同成长。一个同学练空翻,一次次失败,在终于突破的那一刻,整个教室响起的是同学们开心的欢呼声。
2008年,艾文在神韵学习舞蹈时,和一同追逐梦想的伙伴们度过的珍贵时光。(艾文提供)
在神韵,对艺术的追求,没有止境。 每一个跳跃,每一次翻身,演员们都在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潜心琢磨动作传递的意境,追求给观众最完美的呈现。舞蹈不是炫技,而是一种修炼——身体的修炼,意志的修炼,更是精神上的修炼。
在神韵,每个成员不仅是演员,也肩负着团队的责任。巡演时,演员们自己负责道具、服装,演出前一起搭建舞台,演出后一起收拾装车,没有人觉得这些事“不应该是演员做的”。这里没有明星,只有一群愿意为艺术奉献、为传承和复兴正统的中华文化而吃苦,为坚守“真、善、忍”内心信念而坚持的人。
如今,和我一起流过汗的伙伴们,有些已经成长为神韵的领舞、主力,他们品行端正,风采卓然。他们不只是舞跳得好,而是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光彩,那光彩令人动容,是修养与信念沉淀出的底气。我又怎么会不希望子翔有一天也成长为这样的人呢?
2023年神韵演出后,子翔见到了他心中的偶像“神韵三剑客”,为他们献花。(艾文提供)
孩子的努力
从五岁至今,子翔一直记着自己的承诺。他也慢慢明白,舞蹈不仅是肢体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表达。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不仅要把动作做到完美,更要让自己的内心,足够纯净,足够有力量。
记得有一次,子翔他们参加一场社区露天演出,但是天降暴雨,观众纷纷离场,活动也被迫中止。我们本打算也带着孩子们离开,但他们却自己做了个决定,既然来了,哪怕没有观众,也要把准备好的舞蹈,完整地跳一遍。
那场雨下得又急又大,我站在台下看着这群小小的孩子,衣服早已湿透,脚下满是积水,但他们的动作丝毫不马虎,队形也始终井井有序。说实话,他们当时的决定和行动,让我既惊讶,也由衷地感动。
这次比赛,子翔和伙伴们表演的《神州武士》,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舞蹈。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从编排到排练,一遍遍地调整,打磨着每一个动作。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老师还加课排练。我看着一头汗水的孩子们,都会问自己——这幺小的孩子,为什么能撑得下去?
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心里有热爱,也有信念。
所以,当他们站在舞台上,全神贯注地起舞,我知道,那不仅是他们练习的成果,更是他们内心的呈现。而当评委把“Beyond the Stage”奖项颁给他们时,我明白,他们的舞蹈,已经不仅仅是致力于完成一组动作,而是一种能量的传递。
得奖后,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想晚上接着去观赏神韵演出。那天,他们清晨六点多起床,奔波了一整天,排练、比赛、领奖……我以为他们会疲惫地在剧场里打瞌睡,可演出开始的那一刻,我看见他们的眼睛又亮了起来,像5岁那年,子翔第一次看神韵时一样。那一刻,我感受到,真正的热爱,是不知疲倦的。
2025年,子翔在多伦多四季表演艺术中心观看神韵。(艾文提供)
结语:朝着梦想前进
18年来,我追随神韵,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也目睹着一批又一批年轻演员的成长。见证过他们如何从普通的少年,变成台上光彩夺目的艺术家。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条路上,成长为内外兼修、心怀善念的人。
他们用艺术传播美好,他们用舞蹈复兴文化,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启迪着人们的善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如今,我的孩子正走在这条路上,我愿意全力支持他,陪伴他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走下去。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梦想的守护,更是希望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站在舞台上,把最纯正的艺术、最真诚的美好,传递给世界。
更多好文请浏览艾文干净世界频道:【光 . 影 . 留白】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