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图片来源:免费图片)
【看中国2025年4月2日讯】不久前,因为香港经济大环境不妙,社会上有高官和立法议员应该减薪的议论。香港官员收入奇高,这是港英时代的遗风,九七后一直沿用这套制度,其依据是长期以来香港经济畅旺,政府库房水浸,钱好像永远都花不完,高官们的薪水就不值一提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香港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财政威胁,照目前的超支状况发展下去,再有三五年就入不敷出,要借债渡日了。面临如此不堪的前景,政府高官再支高薪,便是明目张胆的与民争利,为人所不齿了。
中共干部传统上实行的是供给制,也就是收入是象征性的,政府提供足够的生活开支和服务,所以从前中共干部的人工都不高。改革开放后,政府官员的月薪一定大幅提升,如何升我们不知道,但比起他们的灰色收入,月薪可以忽略不计。
老毛当年的工资也不高,但他有一大笔稿费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语录全国发行量是天文数字,都是政府行为作推广,家家户户人手一册,所以老毛的稿费也是天文数字。
习近平有家族生意,最近美国披露他的财产数百万美元,这当然是保守到可笑的数字。习近平出版了那么多不同花样的“著作”,相同的内容不断编入不同的书,发行量由政府“谷起”,版税当然相当可观。
香港特首的月薪是46.9万,美国总统是26万,英国首相是20.6万,加拿大总理是20.6万,澳洲总理是24.5万,新加坡总理是113.6万,台湾总统是14万。以上都是港币,据说资料来源是张文光先生。
从以上数字看来,最高薪是新加坡,香港次之,美欧几个大工业国基本在二十万上下,台湾最少。一个地方的行政首长,其收入当然有历史因素,但也要与他的工作性质、规模、影响、业绩互相匹配,否则就缺之说服力。
政府官员收入是整个系统的机制,动一个层级也必然影响其他层级,但涵盖所有官员收入的整个架构,又都要与民众的生活水平相匹配。数据显示去年全港就业人士收入中位数为$2万2千元,也即特首的收入是巿民中等收入的二十倍,这个比例是否合理,大家可以想想。
美英加澳的国家规模和人口数字,内政外交的复杂程度,对世界的影响,根本是香港不可比拟的,但他们国家领导人的收入,却只有香港特首收入的一半,这又是否合理?新加坡小国寡民,为防止贪腐,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其实这是一个政府在缺乏民众监管的政治体制之下,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高薪养廉不是一个正常的民主国家预防和肃清贪腐的有效手段,因为何为高何为低,永远都是相对的,人的贪欲永无止境,今日叫高薪,领惯了高薪就感觉平平,有机会还想要更多一点,因此高薪根本不能养廉。
在民主国家,防止政府官员贪腐,有严格公正的法律规管,又有开放的传媒监督,有官员财产公开的制度,还有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影响。在这样的制度建设之下,仍然会有人钻空子,图一时之快,但通常他们随时有暴露的风险,有付不起的沉重代价,因此极个别的贪官固然难免,但不可能形成贪腐的风气。
香港特首和高官要不要减薪,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目前看来他们的收入是否过高?收入与政绩是否匹配,降低了他们的收入标准,会不会影响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益?
香港的崛起是在港英时代,经济起飞社会稳定都是港英时代打下的基础,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亚洲四小龙的美誉,都是港英时代造就的成果。九七之后,特首一代不如一代,香港经济如王子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今日李家超对香港有破坏无建设,日日讲大话,一事无成,与前港督麦理浩和彭定康等无法相提并论?
随着大陆经济每下愈况,美中关系前景堪虞,香港在中西交恶的夹缝中,逐日失去周旋的余地,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香港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可能再好起来,只是恶化的速度有多快的分别而已,因此今日来讨论香港政府官员要不要减薪,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
特首带头减薪,至少表示一种与巿民共渡时艰的态度。巿民愁眉百结,做特首的却袋袋平安,每日例行公事,空话大话一大堆,无一可行,无一有成果,还好意思拿那么高的人工,高高在上尸位素餐?
最低限度,特首月薪应减半,与美英加澳国家元首看齐,那样也已经很便宜他了,论他的本事与贡献,其实都不值那么多。
(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自颜纯钩facebook脸书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