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油罐车混装事件持续发酵,食用油龙头金龙鱼也卷入其中。图为金龙鱼系列食用油。(图片来源:作者博客)
【看中国2024年7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近日,中国油罐车混装事件持续发酵,食用油龙头金龙鱼也卷入其中。与此同时,鲁花、西王食品、道道全、京粮控股等多家食用油品牌也对事件进行了回应。知名博主分析,被政府掌控的《新京报》曝光国企丑闻必有内情。
《证券时报》报导,对于此次被媒体曝光的罐车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事件,两家涉事公司汇福粮油和中储粮集团都做出了回应。汇福粮油相关工作人员对外回应称,公司正积极配合调查,一切都以之后的官方通报为准。
中储粮集团在微博发文称,针对油罐车混装事件,公司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专项大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并列入采购“黑名单”。对于违反操作规程和工作纪律的直属企业及员工,从严从快严肃处理。
7月8日下午,中储粮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淘宝旗舰店系列食用油如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芝麻油等均已下架。目前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搜索汇福、金汇福、金鼎、海上花、佳烹和储福,都已无法检索到官方店铺及产品。
金龙鱼卷入其中
关于上述“罐车运输乱象”事件,知名食油品牌企业金龙鱼也卷入其中。7月9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根据行车轨迹,发现涉事车辆“6月4日在陕西咸阳咸兴路的金龙鱼工厂卸货”。金龙鱼由此卷入上述事件,并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上述视频博主表示,根据此前记者抓拍到的油罐车过秤的电子显示屏所出现的车牌号,追踪其行车轨迹发现,6月1日,涉事车辆在中纺粮油(东莞)有限公司装油,之后一路向北,并于6月4日在陕西咸阳咸兴路的金龙鱼工厂卸货。
百度地图显示,咸兴路上有一家公司为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金龙鱼,持股比例为97%。另据媒体报道,上述行车轨迹还显示,该辆车还在3月24日到达过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为金龙鱼全资子公司。
受上述消息影响,7月10日早盘金龙鱼竞价低开超8%,截至收盘仍下跌4.41%,报26.04元/股。
7月10日,金龙鱼方面对混装油事件回应称,涉武汉工厂行程为该车注册后第一次运输,即装运时为新车状态。涉陕西工厂行程,装运前装载工厂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核验了其罐身的食用油标识及前载的书面盖章证明件,并进行了清罐、验罐,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了油料装载,施铅封后发运。油品到厂后,收货工厂验证铅封,并进行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安全、质量各指标检测,产品品质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多家上市公司作出回应
此外,行业内多家暂未涉及该事件的公司也纷纷就此事进行了回应。
7月9日晚,山东鲁花集团发布《对食用油运输管控情况的说明》称,公司使用自有食用油专用罐车来运输食油,并遵循“三不”原则,包括“装过转基因食用油不用,装过毛油或低质量等级食用油不用,装过其他油种食用油不用”。
鲁花进一步表示,装油前须对罐车油罐内外壁进行彻底清洁,油品运输全过程GPS记录。装油后,对入厂食用油专用罐车进行逐车验车、查验铅封,油品取样检测不合格的拒收。
西王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该公司的包装油主要是通过厢式货车运输,不使用油罐车运输;散装油则使用专用的食用油油罐车进行运输。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自己的《罐车检验管理规定》,各职能部门在散油运输方面严格管控。
京粮控股7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作出回复称,公司在网络上发现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子企业开展自查。经全面评估,不存在此类情况。它们通过检查清洗记录、验车、查验铅封、取样检测、合同管理、过程记录等措施防范食用油运输风险,全面保障公司产品安全。
道道全相关工作人员也在回应媒体时表示,该事件目前对公司没有直接影响。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包装油,且具备压榨的产能,原料端主要通过采购大豆、菜籽等原材料,压榨至包装出厂。
罗翔:忽视了对人的尊重 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谈及罐车直接装食用油事件时称,希望通过此案,将食用油运输使用专业车辆从“推荐标准”变为“强制标准”。他说:“食品容器和非食品容器是应该分开的,这是一个常识。”
罗翔表示,更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这类恶性的食品卫生案件总是屡见不鲜,他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不尊重”。他感慨地说:“在人类历史中,只要忽视了对人的尊重,类似的现象总是此起彼伏。”
他指出,有人非常相信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没有什么区别,一切利益至上,强者通吃一切。他反问:“对错和利弊哪个更重要呢?离开了对错,只讲利弊,一定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离开了对人的尊重,一切罪恶都是有可能的,而且都是在意料之中。”
最后,他希望相关当事人,无论是个人或单位都必须受到严惩,不仅仅在于维护对法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捍卫人的尊严。
公子沈:《新京报》曝光国企丑闻必有内情
加拿大知名博主公子沈在谈到上述问题时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司空见惯,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他也不觉得意外,就像理财爆雷事件一样。然而,《新京报》将此事曝光出来是倒是令他觉得奇怪。
公子沈说,经过这么多年,中国已经没有所谓的调查记者了,所有媒体都被习近平严格限制。所有的报导都必须经过上级的审核,已经没有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自由和权利了。
他指出,《新京报》之前的总编辑都被抓了,经过了一轮大换血之后,它已经是一家政府掌控的媒体了。而这样一个没有新闻自由的媒体,居然能够曝光中储粮这样一家国企的黑暗面。他质疑,是不是这背后有什么利益关系,或中共想要通过对中储粮的打击来做什么,比如转移人们对南方发大水的焦点,又或许是国企与国企之间有什么内幕。
公子沈分析,《新京报》没有调查自由,却能掌握这些重要信息,那很明显是中储粮的内部人士或了解内情者曝光出来的。平时曝光出来,没人会报导,即使报导也需经过上级的审核,而且这不是个突发事件,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如今,为什么把这个潜规则给揭露出来,其中有何目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事情绝对不简单,背后一定是有上级的指令和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