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茅台逼下了“神坛”?(图)

发表:2024-06-24 09: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24年6月24日讯】最近,中国国内的茅台贩子,成了最悲催的职业。

自打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以飞天茅台为首的茅台酒,市场交易价一路走低。新年期间还能卖2700~3000(人民币,下同)左右的“普飞”,最近甚至跌到过2200元的低点。

这么一来,众多黄牛在上半年囤集的茅台,全部都砸在了手里。网上流传着不少黄牛段子:2300出售的酒,进价高达2650,净赚-250。甚至有的黄牛已经提桶跑路,在出售一批酒后拒绝发货,解散群聊消失不见。

要知道,“炒茅台”在过去可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相比于其余名酒,茅台的“开瓶率”只有37%,大部分人买茅台都是囤着等待变现。有证券公司表示,“炒茅台”每年的收益率在10%~12%之间,完爆大多数理财产品。

自打2016年以来,茅台的交易价格一直在一路飞涨,除了2020年,好像还没怎么跌过。结果,今年在没有什么“不可抗力”的情况下,茅台单价突然暴跌,很多人都觉得,白酒市场是不是即将迎来一波动荡。

但茅台这次暴跌,真的是坏事吗?

比起消费者,更烦黄牛的肯定是茅台集团。

常规的飞天茅台,官方指导售价为1499元,但是普通消费者能买到的飞天茅台,几经经销商倒手,价格甚至能翻一倍。黄牛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各种渠道购买“低价茅台”然后等待“行情好”的时候再赚取一波差价。为了撸便宜茅台,黄牛党可以花800多块钱抢“购酒资格”的飞机票根;主动上门叨扰抢到茅台的普通消费者,简直无孔不入。但不少黄牛党也在从一些不规范的经销商处进货,经销商通过黄牛哄抬酒价,也能从中捞一笔。

茅台集团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但黄牛都是散兵游勇,茅台只能管一管那些和黄牛勾结的经销商。

除了对经销商严加管控,茅台还发动了审核优势,在线上平台严查关键词。一时间,黄牛群体中风声鹤唳,一旦被平台抓取“二手茅台交易”等关键词,就有可能面临被封号的风险。然而,黄牛们给茅台起了“53°香水”“53°矿泉水”等诨名,规避审查。但经销商那边的路子是越来越难走了,如今的黄牛们,都流行在电商大促期间“撸茅”。

每逢618、双11等大促,黄牛都会集中出现,借着各种电商平台给的官方补贴大量囤货,虽然没有直销茅台那么便宜,但是同样也能通过低买高卖赚差价。

这波黄牛党们大覆灭,并不是茅台集团的政策起了作用,而是被电商们坑惨了。

今年618多了一条规则:从5月20日开始,顾客付款后商家可以在20日内发货。这样一来,黄牛们在5月底下单的茅台,可能到618结束才能收到货。但是,端午一过,飞天茅台的市场价就出现了大跳水,大批黄牛还没拿到手的“期货茅台”,开始大幅度贬值。很多黄牛气急败坏,纷纷跑去找电商经销商开原价发票,还说“电商平台砸我们的饭碗,我们就砸电商平台的锅!”这起黄牛和电商平台因为茅台撕起来的事件,在网上被戏称为“黄茅起义”。

茅台降价,其实是茅台本身作为产品的市场规律,但是这波降价能清退不少黄牛党,属于茅台的“意外收获”。但茅台很快就发现,这波“意外”并高兴不起来。

茅台收拾黄牛,主要是为了抢回茅台酒的定价权。以飞天茅台为例,飞天茅台此前的出厂价为969元,但市场常见的价格则为2700元左右,其中的大笔利润被黄牛捞走,茅台肯定不爽。然而,除了收拾猖獗的黄牛,茅台想彻底夺回定价权,还得和经销商之间做好博弈。

经销商体系,一直是茅台赖以为生的销售系统。在2018年,经销商们为茅台提供了94.5%的收入。

经销商发达优点显而易见:可以第一时间触及目标客户,并且还能保证茅台酒的价值保持在高位。但大量货源掌握在经销商手中,茅台每次调价,都得顾及经销商的利益,这让茅台也非常被动。

于是,在经销商利润和定价权之间“打太极”,是每一任茅台董事长的必修课。前几年,茅台集团用了两招抢重塑茅台酒的定价权。第一招,就是不断加码“亲儿子”直销渠道。2019年以来,茅台不仅和华润万家、物美等一众连锁超市合作,开通了线下商超直销渠道;还在京东、苏宁等平台开设官方店铺。2021年上任的董事长丁雄军,更是一手推出了APP i茅台,上线7个月就带来了118.8亿元的收入,占直销收入的五分之一。通过开发直营渠道,茅台的直销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不足6%,提升到如今的40%。

一手建立直销渠道,另一手则是对经销商们更加严格地管理。2018年起,茅台就着手降低对经销商的配额,时任董事长李保芳规定,每年对经销商的配额不得高于1.7万吨。此外,一大批不合规的小经销商也逐渐被茅台清退,2018年当年就清退了400家,第二年又直接清退了2000多家。但是经销商体系收紧,为了保证经销商渠道的利润,茅台选择了涨价。

去年年底,茅台把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从969元上涨到1169,经销商成本上升200元。面对涨价,经销商其实并没有太大感受,毕竟茅台的溢价在这摆着,进货价的提升,反而能帮经销商们解决一部分税务压力。然而,承担这部分成本上升压力的,就是“炒茅”为生的黄牛行业。

这次茅台价格的大跳水,其实也是茅台涨价带来的诸多连锁反应之一。而价格暴跌后,茅台还能继续“硬气”吗?

茅台一边回收定价权,一边还得处理酒价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

从5月13日起,茅台集团的市值已经下跌11%,蒸发2700多亿元,相当于跌没了3家青岛啤酒的市值。酒价下跌影响市值,证明了茅台除了要整顿市场,还有更多问题需要处理。

茅台要处理的第一个问题,是供需关系变化。网上有一个说法,茅台酒价下跌是因为现代人都沉迷掼蛋,无暇在商务宴席上推杯换盏。“掼蛋说”其实不无道理,现在人慢慢开始不太爱喝茅台,或者喝不起茅台了。

有酒评人认为:由于茅台价格和房地产等产业深度绑定,当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间,茅台等名贵酒的需求量自然会下滑。市面上的茅台很快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于是价格下跌也是情理之中。而茅台一直在增产,也是对酒价的一大打击。

一直以来,茅台都是“越老越值钱”,这也是不少人囤酒的动力。

近年来,茅台一直在提升产量,比如2023年茅台总共产酒10.01万吨,比去年增长了8.89%。市面上流通的茅台越来越多,卖出去的越来越少,“年份酒”的价值也随之下降。当“年份酒”不再值钱时,囤茅台也失去了一定价值。

在不少经销商眼里,茅台近几年一直试图的“年轻化”,也给茅台的逼格拖了后腿。比如和瑞幸、德芙的联名,虽然打出了“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之称,但是最终还是没能点燃年轻人购买茅台的欲望。而丁雄军一手操办,涉猎元宇宙和虚拟货币的“巽风世界”购酒平台,也从一开始的百万人追捧到了现在的无人问津。

这次酒价下跌,也是茅台以上问题的集中体现。

当然,茅台集团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手里还是有很多牌可以打的。比如最近,茅台就通过稳定主要经销商、减少出货量等方式,暂缓了酒价的下跌。有不少规模较大的经销商表示,虽然前段时间比较困难,但是目前他们手中的现金储备还是可以支持他们把酒囤住,等待中秋等旺季的来临。不少企业家大佬也给茅台站台,比如段永平就发声认为“拿着茅台至少比黄金划算”。

随着电商大促结束,这波“闪崩”可能很快结束,茅台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并不能高枕无忧。

看来,“硬通货”茅台,没那么容易跌下“神坛”。但是身居“神坛”太久的茅台,也得应该慢慢习惯“下凡”的滋味。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