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机密疑外泄 超3万人丧命 前军官忆当时惨况(图)

发表:2024-05-30 02: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8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六四 周年
近日传出中国机密文件疑似泄露,内容披露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时有超过3万人死亡。(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5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近日传出中国机密文件疑似泄露,内容披露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时有超过3万人死亡。针对当时情况,曾实际参与“六四”镇压的前中共军官李晓明也出面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发外界关注。

传“六四”学生死近1.1万 前军官忆当时惨况

1989年“六四”屠杀已过去35年,人们一直在猜测,那场血腥镇压到底死伤了多少人。据目前官方说法,“六四”事件的死亡人数为400多人,而相关人士则估计约5000多人。

但据海外网络社交X平台“德润传媒”5月29日的消息,中共戒严部队文件流出,指出当时“六四”事件有超过3万人死亡。内部文件表明具体的死亡人数为31,978人。当中涵盖学生10974人、普通民众7992人,无法确认身份者11865人。军队亦有人员伤亡。

若依地点作为区分,当时死者散布于附近各地区,包括大会堂一侧(人体堆积)3569人、纪念碑南侧(人体堆积)2544人、纪念碑北侧(人体堆积)4633人、长安街(人体堆积)9531人、万寿路地区39人、北京大学17人、清华大学23人、北京饭店外21人、燕京饭店外27人,金水桥289人,民族饭店外57人、前门大街53人,西单至新华们389人,崇文门地区29人,颐和园12人、建国门外19人、二环建国门至朝阳门33人等,情况非常惨烈,即使逃至住宅区或办公室的人也丝毫不放过。

 

 

对此,今年55岁、时任中共军方116师高炮团1营2连中尉雷达站长的李晓明,也出面分享了自己参与“六四”镇压的所见所闻。据悉,当时作为戒严部队低阶军官的李晓明,被命令跟随部队前往天安门进行镇压。不过,他也坦言,若当时并无军人身份,也可能上街游行抗议。

李晓明回忆道,前往镇压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民众包围,而随着时间推移,当天傍晚陆续传出开枪杀人的情况,周遭居民则大声呼喊着“法西斯”、“刽子手”等口号。冲突事件愈加激烈,军队肆无忌惮的持续开火,民众四处逃窜。而驶进天安门的坦克更开始发射炮弹,直至晚间7、8点军队才逐渐撤离。

对于当时的情况,李晓明坦言非常愧疚,也认知到生命的可贵。不过,现今中共政府已封锁一切消息,相关人士也陆续遭到逮捕或监禁。迄今,留存的历史资料非常稀少,难以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据《风传媒》报导,李晓明1983年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1987年分发入伍,2年后成为被召集进北京执行戒严令的一员,他当时把每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在1990年代中国全境对六四敏感的肃杀氛围下,仍想著有朝一日要到民主国家,为蒙冤的同胞平反。2002年,他如愿全家移民澳洲。

2019年李晓明首度到台湾并表示,两岸是不同政体之间的对抗,“我认为中国与台湾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虽然有共同的文化与语言,但两边的政治体制、价值观截然不同,台湾的民主自由已经根深蒂固”。“想解决一切两岸问题,要做出改变的不是台湾,而是中国一定要实现民主化。只有在中国和台湾一样重视民主人权的前提下,才有机会谈和平统一。也只有中国民主化了,六四以及多年来的中国人权问题才会获得改善”。

江泽民生前背负六四血债 坐立难安

事实上,2017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解密文件中也曾披露,“六四”事件中共曾部署30万军人,在北京城内外戒严把守,且准备清场行动。

2014年香港《壹周刊》报导,在翻查当年美国白宫的机密档案中发现,华府曾透过中方戒严部队线人获悉中南海内部文件,评估“六四”死伤民众多达4万人,当中超过1万人被屠杀。

据悉,当年时任中共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将天安门广场学生示威活动,定性为动乱并签署戒严令。而江泽民在全国率先以电报形式表态,坚决支持中共镇压学生。

江泽民上位后,关于“六四”相关言论全部遭到屏蔽与戒严。2002年江泽民卸去中共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时,又给政治局常委定下几条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不许给“六四”翻案。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