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允执厥中”4汉字是什么意思?(图)

发表:2023-10-19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故宫中和殿匾额上的“允执厥中”四字,是由乾隆皇帝御笔所题写的。
故宫中和殿匾额上的“允执厥中”四字,是由乾隆皇帝御笔所题写的。(图片来源:Shizhao/维基百科)

相传,尧帝在将帝位让给舜时,将“允执厥中”四个字传授给舜,作为修心之法,而舜在传位给禹时,又在这四字上加上了十二个字,最终成为《尚书·虞书大禹谟》中 所载的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也是中华文化经典中最早关于“心法”的记载,亦是儒学精髓。那么,这四大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连乾隆都亲自题写这四大字,成为了故宫中和殿匾额呢?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主要被翻译为:人心危殆而不安,道心隐微而难明。惟有精诚一意,信守中正之道。

这十六个字是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宋代程颐认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朱熹说“道心”与“人心”,“只是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即仁义礼智)上去,便是道心”(《朱子语类》卷七十八),道心是天理,是“天命之性”;人心是天理与人欲相杂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故要“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

由此可以看出,这里讲的道心也是人心,与修道之道不是一回事。若不论古文《尚书·大禹谟》中的真伪争议,光看这“十六字”所蕴涵的中庸思想,这里的“中”可分为不同的层面:行为层面;观念层面;心法层面;升华层面。人心介于行为与观念层面;道心处于观念与心法层面。“允执厥中”的意涵就是中正、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而朱熹的 “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本身就是在走极端,用一种道心的天理强制的去灭尽人心。好像高层次的理可以偏离中和之道的去强为,这是对中庸的精髓没有理解到位的表现。

传说在传帝位给禹的时候,正是以这十六字告诫禹关于治世之道的心传。倘若治世的心法没有根,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所以,世间治理之根源还需要高层的理指引。可是高层的理又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悟到或用于世间的,属于人心义理之“道心”尚且隐微难明,何况世外高层的真道。人若没有真诚求道得法的向上升华的心,道或法的大门也不会为其敞开。离开了不同层次之理的指引,人间的理论或学说就会迷失方向,进而误入歧途或极端。朱熹致力于诠释中庸之道,可是他的理论却恰恰偏离了中正之道。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朱熹的诠释之所以偏离中正,是因为他的基点关乎世间的目标,也就是他的理论的向量方向是向下的,而非向上,不是为了升华到世外更高层次的目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更何况是朝着截然不同的相反状态。像佛法可以佛光普照,让世间变得幸福美好,但佛法却不是为了世间的某个目标而存在。不同层面的中正之理,也只有在人类向上升华的过程中才能悟到。从根本上说,人的一思一念都存在入佛或入魔,即佛性或魔性的方向性抉择,走正每一步就是一条充实自己的佛性之路。

(此文取自:王舍微〈中国古代经典章句评注:允执厥中〉一文。文章经过修改))

责任编辑:初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