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的房价下跌:后果有多严重?(图)
【看中国2021年7月26日讯】最近,有消息称,香港多家银行叫停部分恒大房贷。
恒大问题似乎正在越演越烈。
最近有消息称,香港多家银行叫停部分恒大房贷(作者博客)
恒大、华夏幸福等地产企业频频出现问题,会不会让人觉得房价岌岌可危?
房子最是得人心
近二十年以来,中国居民的房产信仰极其牢靠,原因无非三个:
1) 地方政府土地依赖,偏爱推动地价上涨。
2) 印钞泛滥,居民保值意识异常强烈。
3) 可靠投资渠道异常狭窄,不可靠的却有很多。买P2P买理财,你盯上了它的利息,它盯上了你的本金;买股票,市场充斥着数据造假和美化,别人出劣品,你出高价;投资海外,限制多、门槛高。
只有房子,具有上下一致的推高动机,风险最可控,好处实打实。
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房产开发贷和住房贷款,水费集中到地产之上。
两种经济繁荣
1) 大家都繁荣,大家都赚钱,经济很健康。
2) 形势其实已经没那么好,但可以将水肥集中浇灌给大企业或房产行业,让经济宏观看起来仍然繁荣。
第一种繁荣意味着健康,第二种繁荣则意味着问题。
第二种繁荣背后,地产和大企业的繁荣是以中小企业为代价的。然而中小企业承载着绝大多数就业,如果中小企业都玩完了,谁给员工发工资?没有工资怎么买房子?
如果小企业都死光了,大企业和地产迟早也是个死。但很多时候,用问题解决问题总是更加省力,于是树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树越是大,对水肥的渴求越厉害,更多的水肥集中到大树身上,中小企业愈发的奄奄一息;另一方面,树越是大,越是不敢让它倒下,要水给水、要肥给肥,大树得到更多的偏爱。
世界上最让人底气十足的,从来都不是平等与尊重,而是偏爱。
有了偏爱,地产大树遮天蔽日。
大树底下,寸草难生。
对地产的偏爱没了
在过去,地产偏爱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房价涨势从来都是底气十足。眼睁睁地,小草越来越不行了,以问题解决问题,越来越行不通了。似乎是忽然之间,从银行到政策,对地产偏爱没了!
三条红线、房贷限贷、房贷上调、二手房政府定价!深圳、西安、成都、无锡、东莞、宁波、上海,还有即将跟上的还有杭州合肥等等,半年间,两个一线,两个省会,三个二线,监管越来越强。
银行也开始跟地产公司叫板了,广发对恒大动手之后,香港多家银行跟进。但问题是树已参天,水肥要求极大,杠杆很高的时候,哪怕水肥只是稍微少一点,都会导致债务链条的连环崩断。
地产企业还剩多少底气?
恐慌传染与预期扭转
地产企业频频爆发问题会不会扭转房价预期?
房价飙升是印钞(背面是债务)飙升的结果,主要是开发贷和居民房贷。从居民房贷来看,政策对二手房的挤压已经比较厉害,但对一手房挤压仍然较轻,这有利于支撑一手房价格坚挺,如果能维持一手房价格坚挺,就有利于稳定房价预期,预期稳定会减少二手房入市(减少房源供给),无论是通过市场手段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只要能减少二手房入市,就更容易达到稳房价的效果,也就是只要一手房房价能稳住,问题总是会小得多。
但房企负债受到的压制也比较厉害,房企有抛售房产回笼资金的压力,房企会不会降价促销呢?会不会影响一手房下跌呢?房企能自主降价吗?
哪怕一手房不降价,房企问题和房价问题也会深度绑定,没道理房价大涨的时候房企会经营困难吧?房企困难很自然的会让人联想到房市不行了吧?恒大、华夏幸福……等等一系列房企的问题,正在加速扭转房价预期。
恐慌会比疫情更容易传染!
34万亿存量房贷的雷
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消费都占到GDP的近7成,印度消费也占到GDP的6成。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力却很难上去,消费仅占GDP的4成。
对于很多中国贷款买房家庭来说,基本上工资一发房贷瞬间扣掉一半,剩下的仅仅只够一个家庭的生活支出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消费能力,消费低迷就这么来的。
你会不会认为房贷对消费(经济)的压制也就不外如此了?
实际上,房贷对消费(经济)的真正压制,尚未开始。房贷上所创造的净现金流=新增房贷-还本付息。从净现金流对经济的影响效果来看,如果居民买房激进,新增房贷比还本付息多(借债比还债多,继续透支未来),就会创造出净现金流,这些净现金流可被用于投资和消费,就能额外拉动经济增长。
哪怕居民买房势头因政策调控有所下降,只要新增房贷大致追平还本付息,总归还是有人借债有人还债,问题也还较轻,对经济的压制尚不明显。然而,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一旦房价预期掉头,新增购房需求就会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新增房贷会同步瞬间消失,只剩下大量的还本付息,只有人还债,而没有人借债,经济将就此(由借债繁荣阶段)进入还债萧条阶段。
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超34万亿元,如果房价预期扭转,还本付息会制造巨大的负现金流,这会让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受到严重压制。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大家都在还债会刺激经济和消费螺旋式下行。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连最刚性的食品消费都减少了50%。
债务经济总有还债的时候,又以房产债务还债期最长!
房价预期掉头(下跌)时,34万亿存量房贷持续的还本付息,或将拖累经济20年以上。这或就是中国为何是“稳房价”,而不是“降房价”的原因。
小结:
人力有时穷,房企深陷风暴漩涡,或将开始加速扭转房价预期。房企风暴,只是房产泡沫破裂的开始。
一杯精酿的啤酒,全都是泡沫……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 中共军队出手?京广隧道惊传挖出6300遗体(图)
- 河南大灾 习近平“东躲西藏”隐秘原因曝光(图)
- 不祥之兆?习近平西藏行惊现吓人一幕(图)
- 如果中国的房价下跌:后果有多严重?(图)
- 看完东奥“台湾队”进场 中国网友沉默了(图)
- 一场洪灾 让依赖移动支付的中国人傻眼了(图)
- 习近平西藏视察 出巡阵仗奇特 被指别有用意(图)
- 降至6亿 汉族人口未来的超级大崩溃(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 曾庆红想“他”取代习?分析:两面人夹击 习凶多吉少!(视频)
- 美国无人出租车上路 AI造成德州大塞车?(图)
- 专家:中国最大问题是“失去希望”(图)
- 尼泊尔总理访华 “一带一路”6年进展缓慢
- 赢得跨代追捧 Lululemon背后的神秘力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