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一生 大将军韩信的故事个个经典(图)

发表:2020-11-24 19: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胯下之辱”,歌川国芳绘。
大将军韩信留下的故事个个经典,图为“胯下之辱”,歌川国芳绘。(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中国有一位旷世英雄,他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赞他:“战必胜,攻必取”;楚汉时期,人们评价他“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后人奉他为“兵仙”、“神帅”,他就是韩信,历史上他留下的故事个个经典,以下仅举16个与他有关的成语故事。

1、胯下之辱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一天,有一个市井无赖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素有大志,那时杀人也要报官偿命,能够随便杀人吗?韩信心无所动,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无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此事为“胯下之辱”。

2、一饭千金

韩信少年时,由于家境贫寒,一日三餐都很难维持,只得到处投靠亲友,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有一次他在一位当亭长的好朋友家里做客,由于食量太大,亭长的妻子对他冷言冷语,并且故意把饭食提前收走。

韩信忍住饥饿,到河边钓鱼,却钓不到,便向河边的洗衣妇讨饭,其中有位老妇人,经常给他饭吃,并且鼓励他说:“大丈夫应当立志,不能成天依赖别人,好好努力吧!”韩信倍受鼓励。

后来,韩信衣锦荣归,没有忘记当年给他饭吃的洗衣老妇,特别派人送千金给她,以表示感谢。

3、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后来投效了汉王刘邦,但刘邦却不觉得韩信有何过人之处,不予重用。尔后,萧何发现韩信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将才,便又多次向刘邦说起韩信,希望刘邦重用韩信,但是刘邦仍没有理会。

韩信心想这里恐怕不是舒展我抱负、一展长才的地方,便起身要回故乡淮阴去了。一天夜晚,韩信骑马逃出汉营,萧何得知此事后,并没有马上跟刘邦报备,就赶忙骑马连夜去追韩信。终于在一条河边追到韩信,经过萧何的一番慰留,韩信最后还是跟萧何返回了汉营。这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4、登坛拜将

萧何追韩信时,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

过了几日,萧何前来拜见,刘邦且怒且喜,当面责骂萧何说:“你也逃跑,为何?”萧何连忙解释:“我不敢逃跑,是追赶逃跑的人去了。”刘邦追问:“你所追的是谁?”萧何回答:“是韩信。”刘邦听后再次大骂:“诸将逃跑者已经有几十人了,公无所追赶;却单单去追赶没有声望的韩信,其中必定有诈。”

萧何回答:“诸将易得。至如韩信,称得上国士无双。如果大王甘心长期称王于汉中,可以不重用韩信;如果大王还有意争夺天下,除了韩信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替大王筹策分忧。就看大王如何决策了!”刘邦听萧何如此推重韩信,急忙解释:“我当然要图谋东进争夺天下,安能郁郁久居此地?”萧何说:“大王既已决策必定东进,如果真能重用韩信,韩信就可以留下来;不能重用他,韩信终究还会逃走。”刘邦爽快地送了一个顺水人情:“我看在您的面子上,任命韩信为将军好了。”

萧何说:“即便是任命他为将军,韩信仍然不肯留下来。”刘邦说:“那么只好任命他为统领全军的大将了。”萧何应声祝贺:“大王如此决策,实为大幸!”于是,刘邦准备宣召韩信加以任命。萧何提醒他:“大王素来待人傲慢无礼,现在封拜大将如同呼唤小儿一般随便,大王这般不尊重人才的态度,正是韩信之所以逃走的原因。大王真心要封拜韩信为大将,一定要郑重其事地选择良日,行斋戒之礼,筑设坛场,一切按照古代任命大将的礼仪程式行事,才真正可以。”

汉王即将封拜大将的消息传出,诸将皆喜。在众将的注目之中,拜将台如期竣工,拜将仪式隆重举行。当着刘邦把大将的印绶郑重交付给韩信的时候,汉军将领均大感意外!司马迁行文至此,使用了一句传神之语:“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5、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汉高帝元年八月,韩信认为时机已到,便率军东征,发起了还定三秦之役。关中和汉中被高大险峻的秦岭山脉所隔断,两地之间只有几条山间孔道相通也就是在山崖险处凿孔架桥连阁而成,名为阁道,也叫栈道。

每条长达数百里,十分险狭,行军不便,运输更是困难。其中褒斜谷栈道和陈仓道是最主要的两条。褒斜道在刘邦入汉中之后就烧掉了,长达六百多里的栈道,修起来非一日之功可成。因此可用的只有陈仓道,但道口有章邯的重兵把守,要想在这里突围决非易事。

这些都难不倒韩信。他派樊哙、周勃率兵大张声势地修理被烧毁的褒斜道,摆出要从这出兵的架势,章邯闻讯立即在道口派重兵防御。此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住关口,就可高枕无忧。

韩信见章邯中计,便调兵遣将,西出勉县转折北上,沿故道进军陈仓。故道又称陈仓道,陈仓是当时屯积官粮之地,属军事重镇。汉军先入陈仓,等于绕到了三秦王军队的后面。章邯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往咸阳,陈仓兵力空虚。汉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轻取了陈仓。

章邯闻讯,急忙率军赶来与韩信激战。汉军积愤已久,加上初战告捷,自然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章邯仓促应战,军心不稳。两军对阵之时,樊哙、周勃也前来与韩信会师,三面夹攻。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也先后投降。还定三秦,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历史上把韩信带领汉军从汉中进入关中的整个战略过程概括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是韩信第一次亮相之作。韩信首创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战术一直深为后代兵家所重,也被收入了《三十六计》之中。

6、战无不胜

这是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7、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是指一个人的才智极为高超,而且在这一国之内无人能出其右。《史记》淮阴侯传记载:“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淮阴侯就是汉朝刘邦的大将军韩信。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时,说他是“国士无双”,就是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8、推陈出新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

9、解衣推食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记载,刘邦因有韩信相助,势力日益强大,攻占了不少楚国的领地,楚王项羽备受威胁,于是派人前去规劝韩信,希望他能反叛汉王刘邦,投靠自己。

韩信辞谢说:“我侍奉项王,官不过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项王对我是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才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的印信,配给我几万人马,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我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我吃。对我言听计用,所以我才有今天的地位。刘邦重用、信任我,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我都不变心,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

原文: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10、多多益善

有一次,当了汉高祖的刘邦问韩信说:“如果我来带兵,可以带多少兵呢?”韩信说:“陛下可以带领十万大兵。”汉高祖又问:“那么你可以带领多少兵呢?”韩信笑着说:“我吗?多多益善。”

刘邦有点不服气,觉得带兵竟然不如韩信。韩信说,陛下不善将兵,但善于将将,就是统领将军。后来,人们就用“多多益善”来表示愈多愈好的意思。

11、背水一战

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韩信率万人先行,背靠大河布下军阵。次日天一亮,韩信就命令进攻井陉口。

赵军出营迎战,双方激战良久,韩信军假装败退,弃旗丢鼓,退入营垒之中。赵将陈余见到这个情景,遂以全军进攻韩信军。韩信军背后是河,无路可退,全都拚死战斗,勇猛拚杀。

就在这个时候,事先埋伏在山后的汉军乘虚进入了赵军营垒,拔掉赵旗,将二千面汉军红旗插上。

赵军见不能战胜汉军,便想退回营寨,却见营寨已被汉军占领,全都惊慌不知所措。汉军前后夹击,赵军大败。

事后,有人问韩信:“按照兵法,应该背山面水布阵,您反其道而行之,却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

韩信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法的一个原则。我所率的兵,大多没经过严格的训练,只有将他们放在死地,他们才能战,拚死争杀,如果把他们放在生地,他们都会逃走,怎能打胜仗呢?”

12、拔旗易帜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旗,立汉赤帜。”并传令当日破赵会韩信北上灭赵。

两军交战时,事先埋伏在山后的汉军乘虚进入了赵军营垒,拔掉赵旗,将二千面汉军红旗插上。

赵军见不能战胜汉军,便想退回营寨,却见营寨已被汉军占领,全都惊慌不知所措。汉军前后夹击,赵军大败。

13、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是指井陉之战中,韩信背靠大河布下军阵,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死战的境地,士兵自然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

14、十面埋伏

韩信设伏兵十面以围歼项羽。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决战。当时汉军兵力约有七八十万人,项羽有约十万人。韩信自率三十万大军为前阵,正面迎击楚军。经过数次交锋,汉军终于大败楚军,但汉军伤亡也十分惨重。

僵持中,为了瓦解楚军的斗志,韩信下令汉军唱起楚地的歌。当项羽和其士兵听到“四面楚歌”时,大惊失色,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而无心恋战。

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有宝马乌骓,而今⋯⋯于是项羽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在项羽率八百多人突围后,虞姬自杀,楚军因此全面崩溃。

而突围的项羽在汉军的追杀下,依然勇猛无比,一人杀死汉军百余人。在乌江边上,损失惨重的项羽,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选择了自刎而死。

15、伪游云梦

韩信是开国功臣,刘邦为了削掉他的王位,给韩信安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十二月,刘邦突然对手下将领们说:“有人告韩信谋反,你们觉得要怎么处理?”那些将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叫嚷说:“干脆发兵,干掉这小子算了!”刘邦自知师出无名,沉默良久,最后向陈平问计。

陈平以谋略见长,刘邦话一出口,他就知道韩信其实没有谋反。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他对刘邦说:“陛下的军队不如韩信的精锐,将领也没有超越韩信之人,发兵进攻逼迫韩信决战,对陛下是危险的事。”他设计让刘邦假装到湖北云梦去游猎,命令诸侯到河南的陈地与刘邦相见。陈地在楚国边境,韩信前来就可轻而易举地把他拿下。

刘邦欣然采纳了陈平的计策,遣使者通知韩信前往陈地相见。韩信并不见疑,亲往迎谒。刚一见面,刘邦就喝令武士拿下韩信,韩信错愕之间,已束手就擒。

既然目的达到,刘邦也不再去云梦游猎,立即打道回府。韩信这才明白刘邦此行专对自己而来,他说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听了,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啃哧良久才说,“有人告你谋反。”

刘邦深知没有实质理由就抓捕开国功臣必然不能服众,所以一回到洛阳就大赦天下,借机释放了韩信,但没有放他回楚国,而是降为淮阴侯住在都城,不可以回封地,也不许拥有军队,实际上是把韩信软禁起来。

16、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韩信因萧何的赏识,建立丰功伟业,却也因萧何的背叛,死于非命。

西元前196年,赵相国陈豨起兵反于代地,刘邦前去征讨。一日,吕后急召萧何入宫,对他说韩信与其家臣密谋,欲为陈豨之内应,要谋害自己和太子。命令萧何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欲行诛戮。

萧何闻命,甚感棘手。他素知韩信,一饭之恩,尚能千金为报;跨下之辱,亦能以德报之,为人如此,必无反心。退一步而论,韩信当日拥兵齐地,天下权在韩信,若说谋反,易如反掌。而韩信却坚持认为背信不祥,不听武涉,蒯通之谏,不为鼎分天下之图,又如何会在刘邦一统,天下大定之后,再行谋反呢。

再退一步,汉初时韩信被封楚王,在家乡楚地陈兵出入。若行谋反,何不于彼时连结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却于此时,深居长安软禁之地,称病不朝六年之后,要与远在代地的平庸之将里应外合呢,故而吕后之辞于情于理皆有不通。

然而此时,萧何却未能为韩信申一言之辩。萧何深知,韩信之招祸实由功高而遭忌于刘邦、吕后。早在六年前刘邦依陈平之计伪游云梦之时,就已动了杀机,只是到底畏于韩信的威望,一直犹豫而未决。而吕氏之独断专行比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萧何自料不听其命,恐有性命之忧,终于还是屈于吕后之威,前去诈信入宫。

萧何谎称陈豨已灭,刘邦凯旋,要韩信带病入贺。韩信虽知兵善战,但心怀磊落,没有想到萧何会对自己用诈。然而,韩信走进了长乐宫的钟室后,却再也没有回来。吕后不仅诛杀了韩信,更极尽刻毒,夷其三族。

责任编辑:辰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