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并不是哪个季节的专利,传统中医知道每个季节的咳都不同。(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一位病患家属问:“医生,每年冬天到了,就常听妈妈咳得很厉害,是不是冬天比较容易咳嗽?还有,有时夏天也听到她咳得厉害。”
她还听说“中西医都怕治咳嗽”,所以紧张的问我,“咳嗽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妈妈的咳嗽改善?”
实际上,咳嗽并不是哪个季节的专利,春、夏、秋、冬都可能咳嗽!不过,传统中医知道每个季节的咳都不同,他们的认知是,春天的咳嗽就叫“春嗽”,夏天就是“热咳嗽”,秋天“燥咳”多,冬天“寒咳”多。
咳嗽,就是气管、支气管或喉头,受到某些刺激,就咳嗽了。例如:灰尘是刺激,空气品质差也是刺激,感染了细菌、病毒等,也都是刺激。气管、喉头、支气管受到这些刺激,反射性的让人想要把它们排出来。那些刺激物将气管、喉头、支气管的黏膜激化了,就产生一些黏液,能把那些外来刺激物,包括细菌,甚至病毒、灰尘、污染物等等包起来,就称为“痰”。这些痰就等待病人用“咳的动作”把它们给排出来。
痰排出来了,就是好事,可现在大多数人难以了解这个概念;只要出现了咳嗽,就想用药物把它给止住。咳嗽用的药物是什么呢?大多数是麻醉剂,例如:codeine、morphine,咳是止住了,知道您的神经系统给害到了吗?这样做法正不正确、应不应该,您想呢?
用药物止住了咳,那些细菌、灰尘等污染物没有出来,那就会留在里面继续刺激气管,刺激的太厉害了,将来就有可能发喘!
中医治咳嗽,常用“化痰”的方式,让气管或支气管里头的黏液分泌更多一点,就是让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分泌得多一些黏液,包住了那些不好的东西,让它容易给排出来,或多分泌些黏液,把很干硬的痰变软、呈现出比较水状的痰了后,可以容易排出。
治疗气喘的方法,其实只要把痰弄出来就好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现在的医生和病人多认为,咳嗽是因为气管被堵塞住了,有时为了赶紧舒缓这种堵塞感,就会用“气管扩张剂”,想让空气能够较好的流通,现代医学治疗气喘病人就常用这种方式。其实,只要把痰弄出来就好了!
有时因为感冒,不但人会有咳嗽的现象,同时最常见的还有喉咙发炎。现代医学的用药,就常使用抗生素消炎。有许多人会问,中医有消炎的用药吗?
讲一个中医的特殊看法,中医自古来就没有用过这个“发炎”、“消炎”的名词。古代中医就给后世的医生规范了病的生理和病理,那就是“风、火、暑、湿、燥、寒”皆能让人生病。用药就根据临床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所获得的资讯,知道病人得的是由于“风、火、暑、湿、燥、寒”哪种病,就可以开出最适当对待的治疗方法。例如:用针灸或药物的“泻火法、清热法”治疗那些“火气、热气”,或用针灸和药物的“散风法、散寒法”对待那些“风病、寒病”……
这里所说的泻火、清热用药,以现代医学来看,可能就是所谓“消炎药”。像青黛、银花、连翘等清热的药物,很多实验证据都指出它们是有杀菌、消炎作用的。而且古中国医生所阐述病理概念的“寒、热、虚、实”之中的“热”,现代人就称为发炎。中医就根据那个热象才用这一类清热、泻火的药物。
咳嗽时,如果有很多黄色的痰,那也是热;知道是热,就要清热;例如:鱼腥草、黛蛤散、银花、连翘之类的药物就能竟功。如果有白色的痰,那就属于寒了;知道是寒,就要温寒或散寒;例如:使用麻黄、桂枝之类的药物,也能成功的治疗咳嗽。如果痰是硬而黏的,就属于实痰;如果泡沫状就属于湿痰……
假如对于中医药有更深的认识,也可以施用一些化浊药物,例如:白果之类。(注:明朝的李时珍曾试验用白果洗涤油腻的盘子,非常有效。也因此而证明它是有效的去浊之物。)使用化浊、去浊的药物,把气管洗干净了,病也就好了,那就是把“浊痰”给清除出来,于是能减轻病人的咳嗽。
中医治咳,也不是只有袪痰而已,还有定喘、止咳的方法,还有润肺、温肺、清肺,另也有清燥肺的方法等,端看病患所表现的病象如何而决定处方方式。
由此可见,传统中医的治病方法,是很有逻辑性的、是很有条理的。如果能学习到中医治病的逻辑和方法,对现代所常见的病也可以很简单的取得疗效。(本文摘自胡乃文医师着《中医养生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