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神秘“八卦水阵”疑为孙武设计

发表:2018-03-19 12: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江苏省昆山市有个让人惊诧的神秘“八卦水阵”,该水阵位于昆山市巴城镇武神潭村的武城遗址(又名南武城遗址),历史可能回溯到春秋时代。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和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武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探勘工作,据悉在钻探调查中,发现了数件春秋时期的陶片。

文物专家称,此水阵极有可能是春秋时代孙武设计、督造的一处吴国军防水寨。目前在昆山市巴城古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供职的孔德润在他的一文中提出,孙武好友伍子胥曾多次向阖闾推荐后他,遂使当时隐居于吴的孙武向阖闾呈上了自己的兵法十三篇。随后吴王就委派孙武考察了阳澄湖东北一带地区。因该地北临长江,西靠阳澄湖,可依托湖面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军,是一处军防要塞重地。

阳澄湖湖面辽阔,形成吴国国都的天然屏障。吴王阖闾并且在湖的东、北、南三面筑城“以御见伐之师”,防备从长江北岸渡江来侵的东夷。孙武考察地形后,向吴王提出筑一座八卦水寨军防城,使得该城在军事上表现出虚实、攻守、进退、迂回、声东击西等特点,终能克敌制胜。

武城遗址所在地武神潭面积约3平方公里,为一方形湖泊,水面面积约30亩。现存的南武城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4.0公里,四周分别围绕有东江、阳澄东湖、斜路港和七浦塘等水域。

现场探访了神秘“八卦水阵”,找到12处水道出口显现易守难攻的特色。考古工作者发现,设计者运用阴阳八卦原理,结合湖畔地形地貌,精心构筑了一座“卦形”军事防御水寨。这座呈“出”字形的水寨,设十二处水道出口,充分利用了纵横曲折的河道虚实形势,构成一座神秘地易守难攻的军事设施。专家推测设计者可能就是吴国的兵家孙武。

由于孙武筑水城时疏浚河道,使水患变为水利,村落居民的农耕活动受益,生活有了改善,并且不再受外敌的侵扰。当地百姓感念孙武的功绩,在武城潭遗址上建造了一座武神庙,供奉孙武。因为他的功绩而将当地赐名为南武城。

现在看武神潭的地形地貌,东、西均为土埂,其中西埂长400米、宽40米;东埂长200米、宽40米。埂外又是河道,皆垂直成方阵。潭南有小娄江,自西向东,流入潭上港,南流至阳澄湖,河口呈喇叭形,称东喇叭和西喇叭。东村叫“里巷”,西村就叫“喇叭里”,为船只出入阳澄湖的通道。村西为木架甸港,港岸由木排架起来,为水军操练之处。潭上港上有武城桥,相传为明洪武年间所建,今已改为水泥桥。虽然从西元前五百多年至今,时光已经过去了2500余年,从空照图来看遗址,地形已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八卦”形水系及其他武城遗迹仍清晰可见。

关于武城或南武城,其实早在古籍和地方志中都有所记载。例如汉代的《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娄县下就载有:“娄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时间飞越到近代的《清·嘉庆一统志》苏州府下载:“南武城在昆山县西北。《越绝书》纪录:“娄县有城,去县三十里,今为乡也。”地方志的《姑苏志》也有记载:“有武城村,在朱塘乡三四保……”到了民国年间的《巴溪志》也有录:“武城在镇西八里。”“现称武城潭乡,有村落计百余户。”显然武城的存在与变迁在史书上保留了痕迹。

责任编辑:姚馥鎂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