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揭示了隋朝即将灭亡(图)

作者:管弦 发表:2015-10-07 01: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万宝常,是隋朝音乐家。他起初是南朝齐的乐工。当时南朝齐无乐器。万宝常拿起面前的餐具、杂物,用筷子敲击,确定声音的高低。演奏的曲子,宫商音调都具备,像丝竹乐器那样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欣赏。

然而,从北周到隋朝,演奏乐器,都不得音调。

隋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等人制定乐音。郑译的音乐创作成了,皇上问万宝常,可否演奏。

万宝常说:“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皇上不悦。万宝常因而极力陈述乐声哀怨、淫荡、放纵,不是雅正之音。他请求用水尺为律,来调整乐器。皇上答应了。

万宝常奉圣旨,制造了各种乐器,声调比郑译创作的声调低二度。他还撰写了《乐谱》六十四卷,详细论述了八音转变为宫调的方法。他创作了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一千八百声。

自从汉、魏以来,没有人会演奏《周礼》。当时的人让万宝常试着演奏。万宝常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见者没有不惊叹的。

万宝常调制后的乐器,声音淡雅,不为当世所容。当时的乐工虽然排挤、诋毁、妒嫉万宝常,心里却佩服他。

万宝常听其他隋朝乐工演奏,泫然而泣。有人问他缘故。万宝常说:“乐声淫荡、凄厉而哀怨,天下不久将要互相厮杀殆尽。”

当时天下太平,隋朝处于全盛时期。人们对万宝常的话,都不以为然。然而,到了隋朝大业末年,兵革四起,不久隋朝就灭亡了。万宝常的话,果然应验了。

自古以来,音乐能表现人的道德水准。演奏高雅、端正的音乐,代表社会道德维持在很高的层面,预示著社会安定,朝代长久。靡靡之音,代表社会道德下滑到很低了,预示著朝代走向没落,气数将尽。

(参考《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

责任编辑:予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