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鹞放灾──清明节的“放风筝”习俗(图)

作者:予新 发表:2015-04-04 09: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民间的儿童施放纸鸢。(图片来源:Pixabay)

古人于清明时节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射柳、蹴鞠及放风筝等习俗。其中,“放风筝”的习俗是源自于清代,具有“断鹞放灾”的意涵。

风筝,在古代称为“鹞”,北方称为“纸鸢”。相传最早的起源是由春秋战国的墨翟所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意思是说,墨子耗费三年的时间才制成木鸢,但是木鸢仅飞一天就坏了。

“纸鸢”之名,相传源自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侯景之乱”。梁武帝在遭到侯景反叛,深受困围时,部下献计以纸张仿效鹞鹰模样制成纸鸢,再顺风施放即可抵达友军。不料,纸鸢却在途中遭到敌军射击掉落。后人于纸鸢上加放削过的竹片,发现在纵放于天际迎风飞舞时,会发出如筝般的声响,因此“风筝”称号便衍生而来。

清明“放风筝”源于清朝。据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即可知悉,前往郊区的扫墓者,在祭扫完毕,便会在坟前施放纸鸢。

所谓的“清明断鹞放灾”,就是在清明节时,人们将灾祸病情写在纸鸢上头,再将之施放。带纸鸢随风高逝,即剪断线丝,让纸鸢随风飞逝。此举,象征著所有灾恶病情都会随着断线后的纸鸢,消逝而去。因此,“放风筝”就成了清明节的重要的习俗之一。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