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临终前关于遵义会议的谈话

污染我们记忆的尘埃(五之一)

作者:史洪愿 发表:2013-10-14 00: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0月14日讯】9.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此乃中共的一贯说法。但近年来历史学者关于长征历史研究的成果表明,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根据现有材料和学者何方等人的研究,遵义会议是中共长征逃亡途中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是检讨博古、周恩来、李德在领导长征中的军事路线错误。那时领导中央红军长征的是所谓“三人团”(总书记博古、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会上由博古作关于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作“反报告”,对“三人团”的军事路线错误提出系统批判,并接受会议委托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案》。会上改组了政治局常委,由张闻天取代博古任总书记;经张闻天、王稼祥提议,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取消博古、周恩来、李德“三人团”;“由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会后成立的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周恩来任组长。

可见,在遵义会议上,虽然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进入了党的领导核心,但由于他并未代替博古任总书记(负总责),所以首先在组织上就不能算是新领导集体中的首要人物。如果会议情况确实像后来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大家都拥护毛泽东出来领导,那为什么不推举他接任总书记,反而推举张闻天呢?总之,遵义会议并没有确立毛泽东对中共全党全军的领导,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遵义会议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泽东作为这一集体的一员起了重要作用,但并未成为核心。而且,根据何方等专家的研究考证,在遵义会议后长时期里召开和主持中央会议的是张闻天,实施对全党组织领导的是张闻天,从政治领导和决策过程看也是张闻天为首,代表中央和以中央名义行事的还是张闻天。确立起毛泽东在中央和党内的领导地位,起码也是三四年以后的事,至于遵义会议则连开始过渡都谈不上。

有一种说法也是明显站不住脚的,即: 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发言时“全力推举毛泽东同志为我党我军领袖”。“他的发言和倡议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积极支持。” 如果属实,那会议起码也会推举毛泽东代替周恩来任军委书记,而不是分工只做助手;成立三人军事小组时也会以他为组长,而不会是周恩来。既然连国际顾问都可以让其靠边,总书记都可以更换,改变军事领导首长是更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周恩来本人也一定会力辞。然而这一切却都并未出现,可见长期以来流传的那些说法是多么得不可靠。

已经披露于世的“邓颖超日记”中记载的周恩来临终前关于遵义会议的谈话,也明确否定了中共历来的说法。1975年11月15日,周恩来对邓颖超说:“我想在生命最后时期,还是要自我反思、检讨、澄清若干事件。尽管是晚了,但总不能让其错、假继续下去。历史谁也篡改不了。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是确立了张闻天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捩点,要把歪曲的历史更正过来,好在当年参加会议的同志还在。”

10.红军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位于四川的中西部时,面临天堑。陡峭的山谷中,五月下旬时激流奔腾咆哮,漩涡密布,河床布满尖利的岩石,使涉水无法想像。河上只有一座桥,叫泸定桥,建于十八世纪初叶,是四川通往西藏的要道。这是一座雄伟的吊桥,全长一百零一公尺,宽两公尺多,十三根粗大的铁索连接东西两岸,九根作桥底,每两根相距一尺左右,上面铺着木板做桥面。

中共多年来一直宣称,长征途中他们领导的红军曾在大渡河演出了一幕“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

故事是这样的:1935年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守军交火。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守军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封锁了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守军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守军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守军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这个“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堪称是后来中共长征英雄史诗的代表作。但据张戎女士考证,这故事纯粹是凭空编造的。

张女士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的第十三章中写到:

“其实,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5月29日到达时,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从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来往电报、部署可以看出,长征故事中说的守桥的国民党二十四军第四旅李全山团,其实并不驻屯泸定城,而在远处的化林坪一带。驻扎泸定的是步二旅旅部,旅长是余松琳。红军到来前夕,该旅就离开了,被派去五十公里外的康定。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记录,没有一份讲在泸定桥打了仗,只提到红军在去泸定桥的路上,和离开泸定桥之后,有几次小型遭遇战。

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桥边时,指挥部设在离桥不远的天主教堂里,向河对岸已无国民党军的泸定城打炮。当地人大多是天主教徒,其中一位妇女家里开豆腐花店,就在红军所在的桥边,红军还住在她家。1997年这位妇女已经93岁高龄,但头脑十分清晰,她对我们讲红军“阴一炮,阳一炮地打过去”,然后“慢慢过完桥”,过桥时“没有打”。

有的木板是被损害,可能有拆去的。93岁的老太太记得红军来借老百姓的木板去铺桥,有的人家交出了宝贵的棺材盖子,队伍过完后,老百姓各自去认领。泸定桥只有一次剩下光溜溜的铁链,那是中共政权拍宣传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时。

过桥时红军没有一人伤亡。首批过桥的22名战士,在6月2日过桥后,每人得了一套列宁装、一支钢笔、一个碗和二双筷子。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受伤。

其他红军过桥时也没有伤亡。周恩来的警卫员描述周听说有一匹马掉在河里淹死了很着急,问过桥的指挥宫杨成武:人员有没有受损失?,当听说没有时,周又问:‘一个都没有?’答覆是:‘一个都没有。’

国民党部队再无能,凭藉天险优势,也不至于让红军毫无伤亡吧。

‘飞夺泸定桥’纯系虚构。邓小平在1982年对美国总统卡特 (JimmyCarter)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亲口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

无独有偶,网路上流传的《红军飞夺泸定桥——弥天大谎》一文也印证了张戎女士的考证。以下就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2001年5月,我们一行5人去四川康定旅游,经过泸定城,少不了要去参观泸定桥。第一天下午5点抵达泸定,找到了一个在泸定打工已半年的堂弟。吃过晚饭后,我们就迫不急待地想去参观泸定桥。但堂弟说桥头堡已经关门了,等第二天再去。只好先去参观泸定桥纪念馆。在纪念馆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简介》。内容大意是:1935年,红军先头部队的一个连抵达泸定,由连长杨德志带领22勇士飞夺泸定桥。简介中没有具体记载任何一名勇士的姓名和身份。看完后我有些忿忿不平地对丈夫说:‘红军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怎么一个勇士的名字都不记录呢?’同时令我们不解的是,六十年代我们读书时,教科书上写的是十八勇士,怎么纪念馆里的是22勇士呢?我又到别的地方参观去了。这时堂弟对我丈夫说:‘大哥,据当地的老年人讲,根本没有飞夺泸定桥这回事。’我丈夫听了没往心里去,或许压根不相信这种说法吧。当时也没告诉我。

第二天参观完泸定桥后,我们在一家餐馆吃午饭。其间,一位老者从我身边经过进里屋去了,看起来年龄很大,但精神矍铄。我问老板那是什么人,老板说是他的父亲,90多岁了。我想老人家一定亲眼见过红军飞夺泸定桥。老大爷进屋不到一分钟又出来了,我赶快问:‘大爷,您看见过红军飞夺泸定桥没有?’。他边走边扭过头来对着我大声嚷道:‘没得意思的(没意义),没得意思的!’。我以为他没听清我问的啥,等他坐在屋檐下喝茶时,我们挨着他坐下来,又问:‘大爷,请您讲一下当年红军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行吗?’大爷非常生气地说:‘打哪个嘛(打谁嘛)!人都跑光了,打哪个嘛!’。说完就气乎乎地喝他的茶,也不理我们。我一下没回过神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试探着问:‘大爷,当年红军来的时候,桥板撬掉没有?’这时大爷才回答说:‘桥板是撬了的。当年红军来的时候,泸定已是一座空城。老百姓听说共匪要来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跑了。国民党的军队落在红军一百多公里之外。当时守泸定桥的是一个民团。民团是守桥的,而不是对付红军的。康熙年间修好泸定桥后就一直有民团守桥,因为泸定是通往西藏的要道。红军的先头部队来到桥对面时,民团向桥对面胡乱放了一阵枪后就跑了。红军没有还枪,他们跑了一天一夜,倒在河滩上就睡着了。等到大部队来了后,把老乡的门板取了两个换搭着过桥,然后用城里的门板把桥铺满。红军是排着队过的桥,队伍过完后就放火把桥头堡烧了,说是为了阻挡国军的追击。红军另一支队伍从安顺场过河后,沿公路向泸定城来了,先派来了一个探子,然后来了两个探子,后来又来了三个探子,最后大队伍就来了’。讲完后,大爷用质问的口吻说:‘好久(哪里)打过仗嘛?!’

听完大爷讲述,我们同行的一个小伙子马上说:‘我上党校时,有一节党史课讲《飞夺泸定桥》。老师走上讲台,把教科书往桌上一摔说,不看这些,我们讲点真实的历史,飞夺泸定桥---没有这回事…’回家后,我碰到一位曾在泸定工作多年的老乡,问她是否听说过飞夺泸定桥是假的。她很小心地一边挤眼暗示,一边小声应道:‘哎呀,是的,是的。’一个参加过中越战争的亲戚,听我讲了这件事后,约了战友专程去泸定考证。回来后对我说,他们在泸定桥的两头仔仔细细查看过,的确没有打过仗的痕迹。

泸定之行,令我非常震惊。我时常在思考,共产党到底还制造了多少弥天大谎?‘飞夺泸定桥’本是一个荒唐的骗局,却冠冕堂皇地写进了教科书、党史,甚至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我们这代人被欺骗了几十年,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还在继续被愚弄。谎话已经编导得更‘完善了’,当今教科书中的泸定勇士名额已调整到与纪念馆中的相一致。我很担心历史的真相会随着老一辈见证人的离去而消逝,所以,今天将它记载。”

与“飞夺泸定桥”相类似的长征神话还有“强渡大渡河”与“突破天险腊子口”等。

根据张女士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书中的考证,大渡河渡口宽阔,没有遮掩,红军渡了整整一个星期,在国民党侦察机的眼皮底下,但同样无一伤亡。

1946年,一个英国记者问彭德怀过大渡河的事。彭委婉地说,“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我也记不清了。我们过了那么多河——金沙江、湘江、乌江、长江-----我记不清了,我记得有人掉在河里。”他对战斗或桥起火之事不置一词。有三个人命丧此桥,朱德夫人和张女士访问的93岁老人都说是红军修桥时,年久失修的桥板突然折断,他们失足掉下去的。

而在叫腊子口的山隘处,其实只发生过一场小小的遭遇战,参与的只有十来个人。据红军军事顾问李德说,“除了几个放冷枪的以外,这一战没有敌人。”

(未完待续)

来源:新唐人电视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