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秘密:慈俭和静(图)

发表:2012-12-28 13: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本来是一个长寿的民族,而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长寿的人,竟然不是中国人,真是遗憾。

姑且不谈半人半仙的彭祖陈抟吧,魏明帝时代渡辽将军范明友的家族中,就有三百五十岁的老人;南梁攻打穰城时,就发现一个只吃曾孙妇乳水的寿星,已经二百四十几岁;五代时太原王仁裕家中的远代祖母,亦二百多岁,身体缩成三、四尺像婴孩,眼白全变成了碧绿色。这些都是史书中明明记载着的。

到抗战初期,四川出现了一位李青云,上海《申报》记者去采访他,他亲眼看见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民国时还活着,也早过了二百岁,杨森曾在《传记文学》中介绍他,绝不是盖的。

上述长寿的人,都不曾“服饵”或学什么“导引”,都只是过普通的生活,古来富贵的人在“世愿已足”之后,往往想服饵炼丹来希慕长生,总难以如愿,富贵病一大堆。反倒是深山穷谷里,寿翁寿婆多的是,古人说:“鸟兽无杂病,穷汉没奇症。”话虽不完全正确,也有几分自然之理。

我很欣赏元代道士丘处机的话,蒙古国王曾问他有没有长生之药?这位号为“长春子”的老道士回答道:“世上只有卫生之道,并没有长生之药!”所谓卫生之道,除了物质方面的清洁、营养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心境的修养。古人说长寿的道理有四点,都是心境方面的:

——“不践踏虫蚁折花枝”,从小培养对万物慈爱之心,胸中长存一段吉祥恺悌之气,叫做“天和”,不杀生、不损物、不害人,古人看作是“冥报”,其实是一种高度的和谐,慈善最乐,最合乎健康的法则。

——凡事懂得俭的人,精神容易节省凝聚。俭则不被“物累”所困,不需求人,也最安逸。所谓“不取于人谓之富,不辱于人谓之贵”,从这个角度看,俭的人可说最“富贵”了。俭于饮食,可以不伤脾胃;俭于交游,可以寡过息劳;俭于嗜欲,可以优游自得,长寿的机会多。

——大抵百岁的人瑞,都是一生只知欢喜而不知忧恼的人物,心常欢喜,喜气洋洋,五脏六腑的每个细胞都安泰自得,长瘤结石的机会也少。心地和悦,没有剧烈刺激的竞争,情绪上不会大起大落,吃东西样样香甜,睡觉时魂清梦安,哪能不长寿?

——气躁轻佻的人,很少有长寿的。急迫喧嚷的人,己见太重,最容易冲突。加以多言多悔,心意随之颠倒不宁,虽没有立即的凶咎,已够伤神了。仁者往往安静,安静的人安于义理而厚重像山,所以说,仁者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