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周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左二)在广东台山水步幼儿园外与围观者握手。(图片:美联社)
2011年11月4日(周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左一)回到广东台山吉龙村的祖屋。图为他在祖屋内与叔叔一起看墙上的照片。(图片:美联社)
2011年11月4日(周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回到祖籍广东台山吉龙村,与亲戚与村民握手。(图片:美联社)
2011年11月4日(周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右二)在广东台山吉龙村,与叔叔(右三)等人一起拜祖坟。(图片:美联社)
2011年11月4日(周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左二),在广东台山吉龙村,与叔叔(左一)等亲戚在祖屋内聊天。(图片:美联社)
【看中国记者李婉君编译报道】据纽约时报11月11日(周五)报道,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上周到访广州,会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并返回了祖籍--广东台山吉龙村。
就在几个月前,一些中国传媒把骆家辉呈现为是中国那些沉闷的政治领导人的榜样。中国的宣传部门显然担心,骆家辉会令中国领导人看上去(与民众)脱节,因此对骆家辉的报道下达了诸多限令。
一些传媒机构甚至在社论中称,骆家辉的亲民作风只是在作秀,是美国为引发中国民众对自己领导人不满所施展的阴谋。
两名负责报道骆家辉上周广州之行与返乡之旅的记者表示,宣传部的官员们已下达了指示,不许“炒作”。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简单地写大约1000字的稿件,并且不能出现在报纸头版。
其中一名坚持匿名的记者称,那些宣传机关,“他们不喜欢他”,“他们认为他过于高调,并令中国领导人感到尴尬。”
但对此,普通中国老百姓并不知情。
11月4日,骆家辉前往祖居—台山市的吉龙村,该地距离广州2.5小时车程。在台山市,当骆家辉造访当地一家幼儿园时,街上聚集了数百人观看,并与骆家辉合影。
35岁的工厂工人吴强(Wu Qian音译)在耐心地等待这位大使的车队时表示,“他喜欢和普通老百姓在一起”,“他有中国血统,但有美国人的性格。”
骆家辉的前任Jon M. Huntsman Jr.,虽然通晓中国的政策,并能用普通话交谈,但他从未产生过骆家辉这样的效应。以前的美国历任大使也不曾有过。
今年8月份骆家辉抵京上任时,中国的微博上到处都是有关他自己买咖啡、自己扛背包、拖行李、乘坐普通轿车而不是高级加长轿车的报道。
普通中国百姓继续为骆家辉全家排队等候一小时乘缆车参观长城,或乘坐飞机经济舱的报道着迷。骆家辉多次解释说,搭乘经济舱旅行,是美国政府(对官员)的政策。
中国人为“自己人”能在美国这个强大的国家中坐上如此高的官阶感到自豪,他展现了‘任何人都可能在美国获得成功’。
1880年代,骆家辉的祖父离开吉龙村前往美国,他给人洗碗、拖地,来换取上英语课的机会。他还把自己的子女和亲属一个又一个地接到了美国。骆家辉说,他的父亲在12或13岁时才移民,整年每一天都在工作,他父亲教他要尊重家庭,尊重教育和努力工作。
骆家辉本次广州之行,其最精彩的讲话片段是,从他祖父为人冲洗厕所的房子,到他后来任华盛顿州长乔治时代风格的官邸,他们骆家耗费了100年,才移动了那么1英里。
骆家辉称,他从(美中)两种文化中学习精华。在中国,他上周表示,他希望展示出“美国人民是非常随和的人”。
但是,随着中国官方传媒的处理,骆家辉的亲民形象已大不如前。
就骆家辉上周的行程,当地一家小报《江门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一篇与骆家辉的访谈问答式报道。但周六的广州日报,只在第10版用620个字来报道骆家辉的此次广东之旅。更大、更有影响力的新华社,则保持沉默。
(译文有删节,点击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