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是为学生照亮未来的探照灯,而非重复过去的后照镜;教育不应是倒满一壶水,而是点亮一根蜡烛!教育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隐形建筑,必须一砖一瓦层层累积。"这是台湾天下文化刚刚出版的由严长寿所写书 « 教育应该不一样 »当中的一段话,其实也代表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
作者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隐形建筑,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须正本清源,从教育的起始点开始捐滴累积方可成就。作者认为,国家要为未来准备人才,学校也必须为青年发展天赋,教育必须适时扮演这个急如星火、救亡图存的扎根角色。
全书共分为七章,每一章都是以实例来说明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第1章 « 醒醒吧!家长 »当中,作者就提出目前家长教育孩子的极大盲点,象:深怕孩子输在起跑点是没有安全感?还是虚荣?继续膜拜不合时宜的升学主义;还有"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齐一”“从众”的人生",以及要孩子争捧铁饭碗,等。作者提出: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使社会走向强者益强、弱者益弱;而考试是假性平等,重要的东西是不能量化的等观点。
关于学校教育,本书第2章提出:老师可以更勇敢。
作者通过一位伤心母亲的来信,证实一个观点:学生和老师都被“标准答案”给集体绑架了。而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老师也被体制限制,不快乐的老师比比皆是。作者指出,当老师要以关说和贿赂谋职,校长到议会鞠躬罚站的时候,教育者何来尊严?作者还从威权到启发,告诉读者:只有当学生的伯乐,师生才会都快乐,问题学生是环境有问题,不是学生有问题,应该把舞台留给学生。而每个人才智殊异,标准答案扼杀创意。
其实,本书虽然讲的是台湾的教育现状,但对中国国内的教育界也应有可借鉴之处。比如,本书就专有一节讨论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要考公务员。
作者指出,我们只要简单对比下面的数字,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台湾大学院校每年所有学生的总纳量是三十万,然而,去年大学毕业生却只有二十二万七千人,而前年的出生人口为十九万,去年只剩十六万六千人。无庸置疑,将来必然有很多学校招不到学生,面临倒闭。然而台湾从政府官员、学校,再到家长,竟然全都眼睁睁地看著这个问题气球在头顶膨胀,却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阻止。一些坐在这位置的官员之所以冷眼旁观,只因为这是一个戳破了就难以收拾的局面。
教改成为美丽的口号,但遗留下问题丛生、缺乏整体规画的教育政策,为讨好选民做了错误的转向;学生因为找不到方向,大量拥入没有前途的校园;家长抱持过时的观念,继续绑住孩子……,这一连串错误的循环,彼此互为因果,形成牢不可破的教育僵局。
作者认为,如果政府依然拿不出对策,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如果官员还是一提到问题就逃避;如果老师依然抱持铁饭碗心态;如果家长还是急功近利、唯分数是问,那么,所有一切教育改革的尝试,都不会成功。
教改人士把责任推给政策执行不力,学校又把责任推给父母,父母将责任推给教改。于是,学校责备老师,老师批评父母,父母又怪罪政府……,最可怜的是那些没有发言权的学生,他们继续受害,却没有人救得了他们。
然而,不管我们理不理会,这气球终有爆炸的一天,除了政府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投资在这么多无用的数字,当高等教育大崩盘时,付出代价就是我们青年人无比珍贵的未来。
而这就是作者在书中揭示的台湾不愿面对的教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