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餐饮业者在台中的老家翻修时,在阿嬷的床底下发现5个积满灰尘的大瓮,原以为是阿嬷酿制的葡萄酒,没想到一打开后,阵阵呛鼻的菜脯味道直冲而出,取出一看竟是纯黑色陈年菜脯。
廖姓业者喜出望外,询问长辈后才知道这5瓮的陈年菜脯,是阿嬷约于民国60年代腌制,至今已30年以上,才会变成纯黑色的陈年老菜脯。
腌制30年以上的陈年菜脯几乎已经绝迹,尤其是在民国70年代以后,因工商业开始发达、都市化急速发展,几乎没有人再腌制长期保存这种老菜脯,市面上几乎买不到陈年菜脯。
廖姓业者表示,他记得约于10年前曾有过一批陈年菜脯出现,但被抢购一空后,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珍贵的陈年菜脯是老阿嬷用青春岁月换来的人生见证,吃一口陈年菜脯就像在回味老阿嬷的人生阅历。
陈年菜脯是用整颗白萝卜抹盐塞入瓮中腌制,一颗重约2、3斤的白萝卜在历经30年长期腌制后,缩成约4公分大小的黑色扁平菜脯块,味道闻起来虽然有一点酸臭,但以清水稍微洗净切薄片后熬鸡汤,却会散发出菜脯的清香,汤头非常甘醇。
40岁以上的民众多经历过台湾物资短缺、经济较贫乏的年代,当时家中长辈都会腌制各式蔬菜,以备过年过节制作年菜时使用,菜脯鸡的古早味是许多人年幼时的共同记忆,尤其是生长在农村的民众,都还会记得阿嬷拿一根铁丝从玻璃酒罐勾出菜脯的情景,或是从床底下搬出大瓮拿陈年菜脯做菜。
腌制陈年菜脯也是农村克勤克俭文化的象征,花莲玉溪农会总干事龚文俊指出,以前乡下的物质相当匮乏,农民非常珍惜栽培出来的蔬菜,舍不得浪费丢弃,因此腌制蔬菜成为农村的习俗,各家腌制出的蔬菜风味也都不同,而逐渐形成农村特有的腌制文化,菜脯则是相当常见的腌制蔬菜。
陈年菜脯不仅风味绝佳,也是民间相传的治病偏方,花莲慈济医院中医科医师高志刚指出,药草书中记载萝卜可清肺、开郁气,陈年菜脯据传是治咳嗽的偏方,因为陈年菜脯多是熬鸡汤,如果受凉咳嗽喝下热汤或许有助止咳。
如果在家中翻出陈年菜脯,不要因为变黑就以为坏掉而丢弃,那就可惜了;不妨拿陈年菜脯熬鸡汤做年菜,让家中小朋友也能有机会尝一尝老阿嬷的压箱宝,传承陈年菜脯的古早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