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在巴蜀

作者:刘斌夫 发表:2006-12-10 11: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许多史家介绍司马相如,都说他是成都人,既对,又不对。司马相如祖籍中原,秦末汉初其祖辈于移民巴蜀,先期落户于大巴山麓腹地、嘉陵江流域中段的蓬州(今四川蓬安县)。司马相如发蒙时,举家迁入成都。

司马相如,小(乳)名“狗儿”,学名犬子,字长卿。关于他的生卒年,历来多有争议,据蜀地学者考据,大约是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也有说前118年的)。少年司马相如,说话口吃结巴(现当代成都籍大作家巴金年青时也有点口吃),喜欢读书,好练剑术,崇文尚武。他自幼通读战国史,崇拜足智多谋而襟怀宽广的春秋战国文臣名相蔺相如,就把自己的大名也改为“司马相如”了。

富豪的司马家族出了一笔资财,送青年司马相如晋京,当了汉景帝刘启手下一个小官儿“武骑常侍”,专职陪扈皇帝骑射狩猎。西汉封国梁国的梁孝王刘武来长安朝圣,与司马相如一见如故,成为挚友。不久,司马相如借口养病,辞去武骑常侍官职,东游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南),做了刘武的门客。梁地文风尤盛。司马相如宾至如归,不舍离去。司马相如的早期代表作《子虚赋》,就在梁国写成。

梁孝王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回到故里成都。此时司马家道中落,穷愁潦倒。

司马相如的老友王吉,擢任成都西郊临邛(今邛崃)县令,邀请司马相如去做客。王吉向来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对他十分恭敬,每天政务之余,都到司马相如居处探望,把酒谈天。秦汉时,临邛是中国“黑铁时代”著名的铁业中心基地,在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炼铁,所产铁器,由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马帮驮运,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亚及西亚各国,甚至欧洲。在农耕文明发达的汉初,蜀郡临邛已经出现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富商巨贾云集于此。县令王吉对司马相如如此热情,惊动了临邛满城豪门大户,认为司马相如地位十分显贵,也争相宴请这位衣锦还乡的俊杰贤才。

一天,临邛首富、最大的铁器制造商卓王孙摆设盛宴,邀请县令王吉及其好友司马相如为贵宾。王吉早早到场,可左等右等,派人催请,司马相如却总是称病不来。王吉又亲自前往,终于才请得司马相如来到王府。

当司马相如走进王府宴会大厅,满座宾朋立刻为他的风采超逸的器度所倾倒,群起行礼,敬酒。

酒酣耳热高潮时,王吉提议,请司马相如弹琴唱诗。宾主掌声十分热烈。司马相如见推辞不了,便拱手还礼,潇洒落座,抚弹七弦古琴,弹唱名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
游遨四海兮求其凰。
有一艳女在此堂,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由交接为鸳鸯?

凤兮凤兮从凰栖,
得托子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必和谐,
中夜相从别有谁!
……

美妙悠雅的歌曲,声情并茂,余音绕梁,不仅使满座宾朋衷动神驰,击节唱彩不断,更使躲在隔壁深闺的一位妙龄女郎满面红云,心旌摇荡。

这位妙龄女子,正是卓王孙爱女卓文君。卓文君十七岁初嫁,不久,新郎暴病而亡,只好回住娘家,闭门不出,郁闷至极。她听说才华盖世、风度翩然的司马相如从京城长安回成都又来到临邛,即心滋暗恋,却无缘见面。今日一听司马流水琴音,顿生倾慕,春心荡漾。

司马相如也从王吉那里知道了卓文君才女新寡,只叹无缘接触,愁肠百结,暗发相思心病。宴会之后,他悄悄托请侍者做媒,宛转向卓文君流露了爱恋之意。近在咫尺,鸿雁传书,电光石火,心有灵犀,一见钟情,两性相悦,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一天夜里,勇敢的卓文君不顾封建礼教束缚和世俗闲言碎语,与司马相如私奔成都。

相如文君双双回到成都司马府宅,家徒四壁,无米下锅。卓王孙囿于传统道德压力,公开表示反对女儿私奔,并宣布不给女儿一分钱财。为了生计,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又相伴回到临邛,卖了车马,买下一家店面。“娘子”卓文君当垆卖酒,当了小小老板娘;“官人”司马相如身着围裙洗碗打杂,做起店小二。文豪“下海”从商,寡妇新嫁掌柜,成为轰动新闻。夫妻琴瑟合鸣,笑口常开,小酒铺生意红火。卓王孙见女儿在自己眼皮底下干起个体户小买卖,实在有伤他富可敌国的豪门风雅,碍于脸面,闭门谢客,闷在家里怄气许久。亲朋好友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所感染,对他们自立自强的生存之道倍加赞赏,纷纷劝说卓王孙同女儿女婿和好。卓王孙回心转意,借梯下台,补送女儿一份丰厚的嫁妆,分给女儿女婿童仆百人,钱财百万。卓文君、司马相如谢过父辈鸿恩,携带财产佣仆,风风光光回到成都,购置田产房屋,过着锦衣裳玉食的生活。文君吟诗抚琴,刺绣种花;司马相如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和美富贵人生,无不令人羡慕。

汉景帝刘启去世后,一生写赋四百余篇的汉武帝刘彻即位,偶然读到《子虚赋》,啧啧赞赏,婉惜地叹道:“如此杰作!朕为何无缘与作者同一时代呢?!”侍者杨德意赶忙上前奏报,这是他的巴蜀同乡司马相如的作品,作者不仅与皇上同时,而且刚离开宫廷回归成都不久。汉武帝大为惊喜,立刻下旨,召见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晋京赴命,接受御赐笔墨纸砚,倾注心血,写出新作《天子游猎赋》。《天子游猎赋》是在修改《子虚赋》基础上,加写《上林赋》,成为上下篇,假托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物之口,倾情描绘上林苑囿的宏大气象和天子游猎的壮观场面。汉武帝尤为欣赏,即拜司马相如为中郎。

汉初以来,在蜀南黔北设夜郎郡,派员打通西南夷道(又名石门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南夷道或“五尺道”其中一段),工程十分艰巨,死者甚众,万民恐慌。汉武帝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派遣司马相如为特使,回巴蜀,安抚民众。

司马相如不辱使命,写下名作《谕巴蜀檄》,呼吁巴蜀百姓“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理解、支持开发西南夷地区。他回长安上奏,建议朝廷在邛(今四川西昌)、筰(今四川雅安)一带恢复设置郡县,以利开发和管理。深得汉武帝赏识的司马相如,再次回到成都。蜀郡太守率领文武百官赶到北郊,以最高礼遇——四匹纯色马同驾的豪车迎接(驷马桥因之得名)。临邛富豪们也纷纷赶来敬献厚礼。卓王孙觉着女儿相嫁恨晚,又分赠司马相如一笔巨额财产。司马相如接受邛、筰、冉駹诸部归附,拆除旧关,在沫水(大渡河)、若水(雅砻江)和牂牁(今贵州中部)设置新关,打通灵关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西夷道峨边以南),在孙水(安宁河)上架设桥梁,开辟通往邛地(至西昌)的道路。为说服巴蜀父老深入开发西南夷,司马相如又写下名作《难蜀父老》。

当司马相如完成任务返回京师长安,受到汉武帝褒奖时,却遭诬告。嫉贤妒能、心怀叵测的人,诬告他出使巴蜀期间收受贿赂。结果司马相如被罢了官,一年多后,才得以平反,官复原职。

这时,汉武帝迷恋游猎,司马相如即写了《谏猎疏》,委婉予以规劝。一次,司马相如随皇帝行猎,途经秦二世陵地,即作《哀二世赋》,含蓄劝谏汉武帝汲取秦朝教训。晚年的司马相如在茂陵(今咸阳西)府中闲居,见汉武帝幻想长生不老成神成仙,又写了《大人赋》。不久,享年62岁的司马相如与世长辞。汉武帝里立派使者去司马府上搜集遗作。卓文君手里仅存一篇司马相如遗书《封禅文》,平常辞赋作品都被人要走了。

司马相如一生,不仅锐意进取改革,投身西部开发,为大喜南地区经济繁荣奠立了基础,而且潜心著述,勤谨治学,博古通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汉书•艺文志》载,司马相如代表作有《长门赋》、《美人赋》等二十九篇。其赋气势磅礴,文辞宏丽,内容丰硕,言之有物,汪洋恣肆,情透纸背。

汉武帝一统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中央集权,大肆压制中原民营经济,将民间资本强行收归朝廷所有,把人类社会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扼杀于摇篮之中。只有其宠臣司马相如的开发西南夷战略,有幸保全了巴蜀滇越民营经济,包括临邛冶铁工业,蜀地盐业,蜀锦、蜀布、邛竹杖、漆器、铜器等手工业,茶马古道对外贸易等多元产业。

西南夷的开发,使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经济社会得以长足发展,西南各民族团结融合,华夏、巴蜀同亚欧各国经济、技术与文化得以交流。西汉时期,成都成为仅次于京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都会。当时长安城市居民达到80800户,成都城市居民亦达76256户,足见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巴山蜀水岂仅是“巴蜀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四川大学已故著名文史学家任乃强先生,对秦汉至唐宋蜀中所产苎麻夏布行销印度、缅甸等国的史实颇有研究。蜀布在汉代已行销西方。古称蜀中“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其时,南丝路茶马古道,流金淌银;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空前开发。司马相如打通茶马古道,开发西南夷,对汉代巴蜀经济文化进一步勃兴昌明,功不可没。

而今,司马相如出生地川北蓬安,钟灵毓秀,相如故宅、慕蔺山、文君里、长卿祠、古琴台等文物古迹有幸得以保护,并修建了相如门阙,已成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耕读文化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成都市区尚存司马相如故里抚琴台。琴台路古典商业街餐饮娱乐十分兴旺,笙歌昼夜,疑似汉唐余响,旧韵犹存。

难怪历代文人,到了四川就不想离开。只有李太白少年仗剑出川就不再回故乡,因为“人不出门身不贵”,“我辈岂是蓬蒿人”。川人不出川,无以成大才;川外之人不来川,亦难成大才。杜甫一住好多年,留下许多诗句和成都、三台两处草堂,令今人流连忘返。成都杜甫草堂去年门票收入即达3800万元。连当代法兰西总统希拉克,也成了杜老夫子的千年“追星族”。希拉客能详辨蜀中青铜器,用汉语熟背杜甫许多诗作,巴蜀文化情结尤为深重。

唐朝那个怪才李商隐,从长安进巴蜀,一路过南江经三台赶往成都,喜见成都平原锦城云乐,正如后来(宋代)欧洲人马可•波罗来成都所描述的那样,“遍地是黄金,处处是美女”。大醉酩酊时,李商隐已将在光雾山官坝写给远在长安的夫人的情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忘乎脑后,开口朗声吟诵:“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在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天才朦胧诗人眼里,当垆卖酒的美女,依然是才高貌靓的卓文君。美女之美,是超越时空的,哪管她是在汉朝还是唐朝!

自司马相如、扬雄之后,因了博大精深丰厚的巴蜀(移民)文化沃土孕育濡染滋养,两三百年间四川就会出现一位甚至几位百科全书式的巴蜀文化巨人。近古最后一位、也是清代三百年间四川唯一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李调元,少年赴京赶考,小住四川会馆,醉写一幅楹联,恰是对巴山蜀水风物人文的高度概括: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皆奔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东坡文,太白诗,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驾到长安!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