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盟商标法,欧盟将在受理申请后一年左右时间决定是否公告该商标申请,公告期是3个月,如果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就可批准。一旦批准,"非中国制造"的商标在欧盟25个成员国内都是有效的。一个连锁反应的后果是,美国也可能批准该商标的注册申请。
这件事情日前经国内一家证券媒体刊登之后,引起中国社会一片哗然。国内媒体更是口诛笔伐,等指这个商标带有严重歧视成份,欲抹黑中国商品,是对中国商品的一钟敌意的诽谤。更有民族主义者把该商标提升至民族尊严的高度。
作家李怡观点持相反观点,他表示,认为“非中国制造”带有歧视性的(中国人),实际上是决大多数中国人自我歧视的心理反照,这种情形中国政府官员有,香港官员也有。比如中国的人权纪录被美国批评时,中共官员的反应就是美国的人权也很糟糕,意思是践踏人权“非中国制造”所以,他觉得外国人是出于基于标新立异心理才制造了的“非中国制造”,并非是对中国的歧视。
“非中国制造”商标一事已经引起欧洲媒体的关注。英国《知识产权管理》周刊的报道称,围绕着“非中国制造”商标的战争已经迫近了。德国媒体认为,申请注册 “非中国制造”商标无疑是一个小公司搞的噱头,但也是欧洲一些企业对“中国制造”不满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凸显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泛滥。
最近,中国的工商业权威人士陆续表示,这样的商标是不可能被批准的,因为各国商标法都不会允许将地名 及“制造”字样注册为商标,更何况“非中国制造”这样的商标明显是对中国制造的歧视性语言,欧盟更不可能让一个影响中欧外交关系的商标出笼。
不过, Alvito公司的律师很自信通知媒体,成功注册该商标没有任何问题,表示他的经验表明,在欧盟,除非出现用‘衬衫’来注册一个衬衫商标这样明显的问题,否则任何商标申请都会通过。”
有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充分,相应的法规建设滞后,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由于中国制造的产品从内容到形式、从品牌价值到科技含量,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尚 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倚仗着价格优势去国际市场竞争。价格大战不但在国内上演,战火 还波及到对外贸易上,以至引起国际的不安,去年,中国迎来世界 反倾销的高峰年。
专家表示,由于中国境内太多企业以竞相压价为手段恶意竞争,造成企业困难,使行业利润减少,根本没有能力去搞产品研发,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甚至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最终就是丢掉国际市场。使大量的“中国制造”在国外沦为了地摊货,只能占据利润最少的低端市场,而在中高端市场上大量的处于空白。
正是大多数“中国制造”的这种低科技含量、低品牌价值导致的低廉价格、低端产品,为“非中国制造”培育了温床。
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中国制造”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不少,不但国内许多专利受到同行的侵犯,严重挫伤了科技创新的积 极性,连许多跨国大公司在中国也难逃此厄,有的公司只好在中国设立打假部门,花重金打假,有的甚至不堪伪造、仿冒之苦而不得不放弃“肥沃”的中国市场。
许多企业,为了在价格大战中站稳脚,不惜牺牲品质,甚至是牺牲工人的健康,成为不折不扣的“血汗工厂”,使到“中国制造”背负了沉重的道德枷锁,为世人所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