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02-23 22:53:00作者:李奕昕
台北市发展局研议“打造台北香榭大道”,引起交通局和捷运局反对。其实问题不在会不会产生交通黑暗期,而应提高至城市规画远景。
仔细观察,台北的街道已扭曲了台北人自己。大量的汽机车将行人和大众运输人口,挤向狭窄的骑楼和幽闭的地底,违反人口比例原则:少数人享有城市中最好的空间,而多数人却窝匿在阴暗的角落。
好的城市应鼓励大众运输。大众运输低失事率、低污染特性,效率高过汽机车,也更安全。如今大众运输已获市民认同,同样的思维套用在香榭大道的建构哲学,车道缩减是以公权力对路权重新配置,这是城市的向上提升。
城市本来就属于人,不属于车。街头是生活的一部份,人们在街头交谈、逛街、谈情、怒骂,无时无刻不进行人与人的互动,而车壳阻绝了风雨,也隔离人群互动,多了车道就少了人的交流。一个失去对话的城市是死寂的,因为行人空间的摧残扭曲,同时也正在剥夺生活。
我们的车子够多了,够快了,从有限的城市资源找寻对人本质的加分,才是城市的永续发展。移动的速度和移动的品质是两回事。我们不禁思索,新移动科技究竟滋养人性的哪些部分?如果社会财富阶级的移动是仰赖高价车辆,而对城市公有资源最不自私的贫民阶级是行人和大众运输,那么现有的城市主张又在鼓励什么?
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