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过一个有关台商赴中国投资的有趣故事,里面说道:“有一个台商到中国考察,看是否有投资的机会,有一天因为一个中国地方官员的三催四请,他到了一个乡下地方考察,这中国官员提出许多优惠方案着实令这位台商动心,因此决定要在这里投资设厂,但是这台商也很忧心的说:这块土地有这么多的村庄与村民,要搬迁完恐怕要不少时间吧。官员跟他保证说:我保证明天他们通通都会搬走了。果如其然,台商第二天一看,所有的房子与农田都被铲平,村民也通通都搬走了,台商心里暗暗佩服中国官员办事的效率,并对台湾官员的低效率感到绝望。台商就这样投资了,经过三四年的经营,这个厂房经营的有声有色,因为业务量成长,也又扩了一个新厂。这天,台商到他的厂房附近散步,突然看到一位当地的官员带着一位美商在谈事情,他走近一听,原来是这位地方官员在说服美商到这里投资,官员提出不少优惠措施,美商听了很动心,决定在这里投资,但是美商指着他眼前台商所投资的厂房,很忧心的说:这么大的厂房,要搬迁恐怕要不少时间吧。”。然而官员拍拍胸脯保证说:您放心好了,我们是很有效率的,我保证明天…”。
明天会怎样?相信大家都了解,并能会心一笑,当然那位台商除外。以这个小故事当引子,其实要说明,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若将问题看得太过简化,只看好的一面,而忽略坏的一面,难免会使自身陷入不利的局面而深受其害,就如同孙子所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我们先不讨论政治问题,仅就经济的角度观察,台湾对于赴中国投资的思虑,由于被台湾媒体报喜不报忧的偏差资讯所影响,思考上往往会忽略一些“显而易见”问题,这是需要警惕的。
决策圣经(中译本),第三章的标题是这样写的“妄自尊大的天才”,内容写得很专业,很艰深,但其实这章的内容不过是在说企业在决策时往往过于短视,其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很可悲的是,当经理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低估了机会成本的部分:最主要不是现在的价值被高估,而是所有报酬累积起来的价值会被低估。(决策圣经,pp.58)”。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源自机器的生产力远大于人力,蒸气机则是其中的功臣;记得小时候看“发明家的故事”,里面写着瓦特发明蒸气机,还有精美的插图。然而,事实上最早的蒸气机并不是瓦特发明的,早在两千年前,亚历山卓的发明奇才-赫伦就已经描述过那时代所设计的蒸气机,当赫伦将蒸气机献给国王时,国王说:“我们已有那么多的奴隶,还需要蒸气机来做什么事呢?”。因此很可惜,那时的蒸气机并未被改良至工业上的用途,始终只是一种赏玩的器具,并随着时间而湮灭。若当时的蒸气机能得到良好的重视,也许莎士比亚将是使用NB写作,而不是使用羽毛笔。
为什么要提这一段故事,因为“人类能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学不到教训”,两千年前的故事,依旧在现代上演。
国家竞争优势的作者--波特,曾经提到一个例子,美国的汽车工业在发展成熟之后,逐渐将汽车零件的生产移到亚洲国家,因为亚洲国家的劳力成本相对于美国低廉很多,一度取得相当不错的竞争优势。同一时间,日本的汽车业却不做如此决策,相反的,日本进行生产的自动化;一开始看不出优势来,但经过时间考验后,结局是,日本到美国设厂,其在美国厂所生产的汽车,比美国企业在亚洲生产的汽车品质更好,成本更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让我们思考一个简单的逻辑,当然这是简化过的模式,经济学里提到财货与劳务的生产,依凭的是土地、劳力、资本与企业家精神,土地成本往往与劳力成本相关,若双方的企业家精神相等,那企业在生产财货与劳务所能凭藉的优势就是劳力或是资本上的差异了,让我们对两者做一比较,劳力就是人力,其对生产的贡献不外乎是劳力成本与劳力素质,而资本就是机器设备,其对生产的贡献自然是设备投资的固定成本与机器生产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是往前走的,是越来越进步;因此,机械设备的投资成本不断随着科技进步而往降低的方向走,机械设备的生产力则是不断往提高的方向走。然而对于人力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人力成本永远是朝着提高的方向走,而人力素质的提升,不但缓慢,且往往是有限的,因为人有学习上的僵固性,是很难改变,而人力素质与人力成本也往往是正相关,越好的人力素质通常伴随着越高的人力成本。这也是说明,机器的生产力远大于人力,而且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其间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因此短期内,便宜的劳力会有立即的优势,但经过时间的考验,日本车厂最终反而在美国设厂,并把在亚洲投资的美国车厂打的无招架之力。
台湾企业赴中国投资,着眼点就在于,中国的土地与劳力成本低廉,许多台商将台湾的厂房转移至中国,的确能在短期上看到生产成本降低的优势,但是长期呢?若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如同决策圣经所说,事实上,台湾这种妄自尊大的天才其实也不少。
但问题也并不是这么单纯,还是得要更进一步的思考国际分工与中国市场的问题,国际分工若不要讲得太复杂难懂,由最基本的比较利益的理论来看,中国的确会有其特有的优势,因为比较利益是比较两国在不同生产活动上的相对优势,比如说:生产电脑与生产皮鞋,在资源有限下,用于生产电脑就必须放弃生产皮鞋,生产皮鞋就必须放弃生产电脑。由于两国在生产电脑与皮鞋上必须放弃的比率不同,因此会自然形成比较利益,在这个逻辑下,中国有中国某些生产活动上的优势,而台湾也会有台湾某些生产活动上的优势(有些人不断批评台湾的优势在流失,总有一天会被中国取代,其实不是很正确的说法,也是过于对中国的自信与对台湾的贬低,应该要说台湾的优势再转换才对,台湾的问题应该在于台湾优势的转换似乎并未与产业的转型相配合),不同国家不同的优势,自然会国际形成分工,而国际分工所形成的国际贸易。
比如说:由台湾出口关键零组件至中国,在中国组装后再转运国外销售,是一种国际分工所形成的国际贸易,一项产品的完成,各国分别负责完成其中的特定部份,这种合作关系并没有谁赚谁的钱的问题,因此有台湾是赚中国钱的观念的人,其实是经济学没有学好。另分别从议价力与投资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中国赚台湾的钱,以议价力而言,许多关键零组件中国并无能力自行生产,因此一项产品的完成,台湾若没有中国,面临的是生产成本提高,但若中国没有台湾,此项产品根本没有完成的可能,例如:就我目前的资讯而言,中国企业目前仍无力自行生产手机,而另一方面,若没有日本的工具机,台湾恐怕也无法生产关键零组件,不过随着时间的经过与技术的扩散,中国的技术迟早会追上台湾(也因此中国目前积极获取台湾的技术,这问题上不见政府有什么明显的对策),因此台湾当务之急是加强投资研发台湾更高阶的能力,而不是大笔投资中国,否则迟早走上美国汽车业的老路。
从投资的角度观之,台商赴中国投资,将厂房转移至中国,加上台商高比例移民式投资特性(指在中国定居的台商,由于两岸语言上的相通,文化的类似,加上中国生活成本低廉,以及两岸的通婚,台商移民式投资的比例很高),创造的是中国人民的就业机会与消费,一般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是GDP的成长率,GDP除以人口数就是国民所得,什么是GDP?GDP是国内生产毛额,要看清楚,是“国内”生产毛额,台商在中国的投资与消费,创造的自然是中国的GDP成长,而不是台湾的GDP成长,台商将工厂转移到中国,代表着台商将原本台湾的GDP转移成大陆的GDP,将台湾的国民所得转移成中国的国民所得,自然地是中国赚台湾的钱。
更大区域的分工能更有机会获取更高生产力提升的机会,因此台湾商人在思索国际分工的问题,或许应该要考虑,依据台湾的优势与资源特性,应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生产活动,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应该和哪一些国家合作才能互补。从这个角度思考,与台湾产业能合作共荣的国家,并不必然是中国,过度“低劳力成本崇拜”与“低劳力成本钦羡”都是矫枉过正,也如同阿扁所说,我们不会锁国,但也不能锁在中国。
在中国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市场“潜力”惊人,但毕竟只是潜力,从台湾水果销中国的结局就可以知道,中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依然是很有限,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消费产品还是处于低阶的生活必需品方面,而低廉的价格会是最主要的考量,低成本的大量生产民生必需品,台湾厂商不会是中国厂商的对手,这些低阶产品在中国生产也会比在台湾生产有利。因此考量了国际分工与中国市场问题,那我们再思考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应该朝向什么样的方向。
台湾经济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笔者以前也曾经在东森发表过类似的文章;笔者自从进大学念书后,很久没有跟家人相聚,毕业后比较有时间与家人相处,记得一次与父亲一起看电视,是一个日本的电视节目,里面介绍日本的一家点心店,介绍他们的和果子的作法,很精致,也很费功夫,父亲讲说:吃的东西何必弄那么精致,费功夫,浪费时间。父亲的说法,似乎很能反映台湾人的生意哲学,“俗搁大碗”、“卖面没师傅,俗俗卖叼有”,尽管台湾在精密制造上有所成就,但在生意哲学上,普遍还是以量大低成本为主,并不太重视细致程度,这些都可以在“要有气魄”、“乎干啦”等等大而化之生活方式与台湾一般建筑外观与内装上普遍单调上可以看到一点端倪。
一个人能吃几个和果子?如果一个和果子只卖10块钱,就算顾客吃到撑死,我们也赚不了几个钱,但若一个和果子卖200块呢?明显地情况就不一样,但是为什么一个和果子可以卖200块?关键就在精致上(或说是品质上),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所得比我们高出将近一倍的原因之一。精致并不是不可求的,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多花些心思,多花些功夫就可以办到,时常看日本节目的朋友都可以发现日本人在做事上的认真与细心,与不断追求更高水准的态度(并不是在捧日本,好的部分我们必须要学习),当然如果这些“精致”能形成进入障碍则是更好不过了。
精致也会提高成本,这之中的拿捏是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不多讨论了,以台湾农业而言,走上精致农业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但由这个角度观之,台湾水果出口中国就已经是个不正确的方向,精致农业的消费对象应该是美、日、欧洲等高所得的国家,因此从台湾精致农业的性质与中国的消费型态并不能配合,中国人民尝鲜之后,便不再消费,起而代之的是仿冒的廉价台湾水果,会继续消费台湾农产品的人,也剩下在中国的台商,因此消费始终有限,事实也证实如此。
因此,如同波特教授所说,企业的一般策略可分为差异化策略与低成本策略,在低成本方面台湾是已经做的不错了,这方面的优势也渐渐会被中国取代,因此台湾未来只能发展差异化的策略,也就是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与品牌,外加文化创意产业。换言之,就是需要“细致”的产业。当一个产业渐趋成熟,生产力提升,它本身的分工也会越趋精细,生产成本只会越来越低,人力使用只会越来越少,工作机会也自然会减少,这情况下要满足台湾的低就业率需求与经济成长,唯一的方法就是鼓励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与鼓励多样化的创业,更多满足独特需求的公司,除了增加就业,也避免彼此恶性竞争;这就类似和果子的例子,NB的功能很强大,但是一个人能买几台NB?如果将功能独立出来,变成MP3、翻译机、随身DVD放映机、游戏机、PDA…等等,消费自然就会增加(这只是个例子,不用太在意真实性),一个五口家庭能用几组碗盘?一组;但是餐具组本身有收集的价值,那一个家庭可能就会收集好几套碗盘(尽管只是当作摆饰而没有真正再使用,此时我们要想,如何让餐具有收集的价值?),在行销上我们称为市场区隔,在策略上我们称为差异化,像是如卫生棉、洗发精、球鞋等等,也时常利用同样的概!念以刺激更大的需求,在生产力能配合下,更大的需求代表业务的成长。同样的概念运用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自然应该要朝向差异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追求更高的品质,更多样且适当的市场区隔(新产品的设计),换而言之,就是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有效的创造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创新与创意的重要),并以此推动台湾的经济成长,而政府的经济政策上,也自然要有所协助才行。
台湾是缺乏天然资源的国家,我们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力,从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观之,几乎全是依赖人力这一项资源,现在或者更应该说是高素质的人力,因此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必须非常重视才行,这点是个人对政府所最不满的。有些人士批评台湾的人力成本过高,因此台湾的优势在流失,其实个人并不这样想,当我们企管人在做SWOT分析时,何谓优势与劣势?在没有方案之前是没有所谓优势与劣势,例如说:一个人身高203公分算是优势还是劣势?如果打篮球可能是优势,但如果是打桌球恐怕就不见得。因此优势与劣势,必须看方案为何,瑞士与日本的人力成本够高了,瑞士与日本的制造业也并未因此衰微,甚至反而更占优势;例如:同一家企业的产品,有人就非日本当地生产的不可,尽管比较贵,但品质却更好,这是人力素质上的优势,而不是人力成本上的劣势。像捷安特反其道而行,到人力成本高的荷兰设厂也是相同的道理。
考量台湾唯一能强化并使用的资源,仅有人力资源,因此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自然是利用高素质人力资源,必须朝向高附加价值与精致化的产业,而这些产业所依赖的消费者必将会是全球的富人阶层,因此,极少数的中国顶层阶级的消费,并不足以支撑台湾的经济发展,思考台湾的资源特性之转变,调整企业的方案以发挥台湾资源的优势,这才是优秀的企业家;一味的追求低劳力成本,只能说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戏,心态还停留在加工出口区的时代,这点是台湾企业家可以好好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