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谢永法:有憾半世,无悔一生-新旧社会的感想

发表:2004-12-26 21: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余谢永法,字鸿.中华民国19年(1930年)生于浙江临海县。父谢鹏,母何小香,兄弟姐妹共八个.家贫如洗,上无片瓦,下无锥地,全家衣食悉赖余父当小职员,海员,商贩和讲大书等营生艰辛维持。此乃余生平首张相片(时年十六),曾于1946/1/16初中毕业时赠与好友汪涤华同学。不意五十六年后,在北京碧水庄园涤华兄府上重睹此相片,几个耆耄同学就此叙忆半个多世纪往事,甜酸苦辣、颠沛坎坷,俱都感慨万千。

1)****失学失业,颠沛流离;恨国民党,憬共产党*****

余五岁入回浦小学幼稚园(老师朱荷香).历七年回浦小学毕业(其中因避日本乱于尹家山辍学一年),保送回浦初中.46年春初中毕业.因家贫交不起学米,考入避乱于临海大田的宁波高级工校机械科为甲等公费生,不久即随校徒步300里迁回宁波西郊接待寺.暑假回临海后无钱购船票返甬,不得不降班考入省立台州中学,念了三个学期.因不满国民党独裁专制,曾与数好友组织“沧风文艺读写社”(今中共常委尉建行同学当时参与其事),出版“沧风“杂志,针砭时弊。结果被台中校长以”操行59分”为由勒令退学! 48年春转学回浦高中,又因在学生会报拦上发表不满现实文章遭校方警告.眼看辽沈战役后国民党败局已定,自己则家贫无以为继,上学又走投无门.于是,48 年夏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戴明德,陈由涨、伍崇伦、陈宜定等)一起离家赴沪,想考个公费大学继续读书.然事与愿违,全都落空.我只身流落上海,先后当过皮鞋店学徒,棉纺厂工徒,擦过皮鞋,干过跑堂.其间曾有父执介绍我去台湾谋生,因我厌恶国民党、景仰共产党而未去.48年秋蒋经国在沪搞经济改革,工厂商店纷纷停业,我被迫转到宁波江东中心小学替堂姐谢永杏代课.49年初又蒙堂姐谢永和一家相助,转浙西遂安县胡家村任保国民小学教员,直至49年5月解放军大举过江。

------------------此乃吾49年前全部经历也。

2)****满腔热情,投身革命;上级赏识,一帆风顺*****

1949年6月于杭州考入三野军政干部学校,后迁至苏州(在此入了团)、南京,并正式定名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校长陈毅。50年春军大预科结业,分配第三野战军通信学校学习无线机务。同年九月合并到张家口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对内称军委机要干部学校)学习通信工程,因表现积极升为专职区队长。52年 5月奉调南开大学干部补习班补习文化,任团总支副书记;同年秋以调干生身份考入天津大学电信系,曾任天津大学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及班长、团支书。55年夏,院系调整到北京邮电学院。56年毕业,分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实习研究保(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