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报道,在当今全球文化相互碰撞的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挑战,培养下一代具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和法制观念,确保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引起了中国各阶层人士的关注。
据媒体综合报道,1994年,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
“读经”教育一经提出,便在台湾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乃至北美、东南亚华人社会均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
1995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冰心、夏衍、启功、叶至善、陈荒煤、吴冷西、张志公、曹禺等九位文化界长者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紧急呼吁。他们在《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中强调:“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没有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读经”引起了中国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几年来,儿童读经已在京、津、沪、鄂、闽、粤、豫、鲁等诸多省市颇具规模,目前已有400多万的孩子在“诵读经典”中受益,受到老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文化教育事业人士的普遍关注和热情支持。
北京学院路小学推广儿童读经教育已有三年。天真烂漫的孩子一谈到读经,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读经使人变得聪明”、“家长做得不对的地方我能指出来”……
家长们对儿童读经热也大多表示认同。有的说,经典文章本身蕴涵的哲理,会让孩子的心胸变开阔。孩子读经后,变得很讲礼貌,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三字经》的话语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北京育灵童幼教研究中心主任胡长乐博士表示: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诵读经典是开发潜能、学习语言、提高人格、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少年儿童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不可错过的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经典,来为他们的人格、智慧奠定一个健康、牢固的基础。
不过随着“儿童读经热”在中国的持续发热,关于该不该读经的争论也成为媒体和学者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