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评论员曹长青分析说,中国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用人制度的缺陷,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新闻监督。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存在一个“全民造假”的大环境。曹长青 说,现在不仅是在简历、学历、职务方面造假,现在是全民造假。在造假的大背景下,体现在学术上大家觉得不可容忍。曹长青说,在道德观念混乱的情况下,光靠做学问的人自律就远远不够了。而且实际上,学术界的欺骗行为有很多时候是得到官方认可的。曹长青转述了英国广播公司一位记者的亲眼所见。曹长青还说,前两天BBC采访我,一个记者讲了个情况,说他见了大陆一个教授,给他一个名片。教授说,咱们都是中国人,给你说实话,名片上写的教授不是真教授。他问,你不是真教授,怎么能印上呢?他说,我这是经过组织上批准的。出来的时候说,你在海外,如果印个讲师,对我们交流、学校的形像各方面可能不利。
*新闻监督对减少学术腐败起一定作用*
有分析指出,中国现在对各级官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本身是一件好事,激励人们去学习,去提高。但在很多情况下,似乎一张文凭就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从过去把知识分子贬斥为“臭老九”到现在许多没有任何真才实学的人为了仕途顺畅而对高学位证书趋之若骛,这就为造假活动提供了土壤。曹长青认为,道德规范和制度约束,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从短期来看,新闻监督应当对减少学术腐败起一定的作用。
曹长青说,如果舆论监督、舆论批评能够强烈的话,如果新闻媒体能够更多负起责任的话,对公众人物、对官员不再采取谄媚的态度,而采取监督的态度,觉得这个责任更重要的话,我觉得对制约学术腐败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搞学术的人要脸面,没有脸是不能站在讲台上的,为了这个脸,他就得注重报界的批评和媒体的监督。
但是要彻底解决学术腐败问题,必须有完善的制度。维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的培顿教授介绍说,美国许多学术机构和大专院校都有自己的"Honor Code",我们姑且把它翻译成“诚信准则”,也就是,以自己的名誉担保,决不从事抄袭、剽窃等活动。培顿教授说,一些大学,特别是军事院校,还有比如维吉尼亚州立大学,都有所谓的“零容忍”政策,就是说,如果你看到有人做弊,必须揭发,而这个人一定被开除,毫无商量余地。
在培顿任教的乔治·梅森大学等学校,这种情况会提交由学生和校方人员组成的委员会审理,按照情节轻重做出惩处决定,从取消成绩、社区劳动,乃至最严厉的开除处份。培顿教授说,许多大学定期要求教学人员提供其最高学位证书的原件,这即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在简历中做弊,也是为了杜绝假学位证书。美国学术界对学术欺骗行为并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如果教授和研究人员有剽窃行为,从被解聘到不授予终身教职,也有因此而诉诸法律的。
*引用材料必须注明出处*
美国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就被告知,凡是引用的材料,都必须注明出处,这就使得美国学生在这方面比较严谨。培顿教授谈到,由于文化不同,许多其他国家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到美国来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培顿教授说,亚洲学生,穆斯林学生,甚至一些拉美学生,他们生长在一个不同的传统当中,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些特别的教育。
当然,在中国,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了。香港“镜报”月刊的“建岩”建议学术界参照打击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做法,成立比如“打击学术腐败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另外就是制定严厉的法规,打击伪造各种证件的人。乔治·梅森大学的培顿教授谈到,美国高等院校已经对个别中国学生学者所提供的成绩单、学位证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希望,中国或许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减少学术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