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密歇根州沃倫市馬科姆縣社區學院體育博覽中心發表講話,慶祝上任100天。(圖片來源: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國會山報》(The Hill)近日刊登了共和黨長期政治顧問基思.諾頓(Keith Naughton)的評論文章,批評民主黨長期以來頻繁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稱為「法西斯」的做法。他指出,這種標籤不僅缺乏事實依據,也暴露出對「法西斯主義」真正含義的無知。
法西斯定義與川普政策不符
諾頓在文中解釋,歷史上的法西斯主義意味著行政權力高度集中、缺乏制衡,政府推行指令性經濟,私人資本從屬於國家,並伴隨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然而,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與這些特徵並不一致。
他舉例稱,雖然川普頻繁使用行政命令,但仍然在法律框架內行使權力,並通過國會推動重大立法;在法院裁決不利時,川普政府選擇上訴而非無視判決。與此同時,川普政府積極執行移民法律,而部分民主黨州和城市卻拒絕配合聯邦執法。
政策方向與數據對比
諾頓表示,川普執政期間並未削弱制衡機制或阻礙選舉。相反,美國在其任期內舉行了多次選舉,民主黨候選人也未被排除在選票之外。此外,川普政府並未擴大政府監管,反而致力於縮小聯邦機構權力。
在移民問題上,諾頓援引數據稱,川普執政的四年間,共有2,941,013人入籍,年均超過73萬人,高於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兩次任期的總數。大部分新移民來自拉美和亞洲國家。如果川普真推行排外政策,本可恢復以國別配額為核心的制度,但事實並非如此。川普重點針對的,是非法移民中存在犯罪記錄或涉嫌犯罪的人群。
部分民主黨政客公開使用過類似表述。美聯社去年10月報導稱,時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回應前白宮幕僚長約翰.凱利(John Kelly)的指控時,稱川普表現出「法西斯傾向」。凱利早前曾對媒體表示,川普「偏好獨裁者的作風」。此外,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傑克.裡德(Jack Reed)也警告稱,如果川普再次執政,可能會「像法西斯一樣行事」。
不過,也有民主黨內部人士提醒謹慎使用極端標籤。例如參議員約翰.費特曼(John Fetterman)呼籲停止動輒將川普稱為「法西斯」,擔心這種說法會製造更多分裂並削弱自身的說服力。
諾頓在文章中分析,民主黨之所以不斷使用「法西斯」標籤,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在2024年大選中失去了部分少數族裔選民。川普在拉丁裔與黑人選民中取得的進展,超過了歷屆共和黨候選人的表現,尤其在黑人男性和拉丁裔男性群體中創下自尼克松(Richard Nixon)1972年大選以來的最佳成績。
諾頓認為,把川普與「法西斯」掛鉤更多是出於媒體和社交平臺的點擊率與經濟利益考量。通過製造震撼效應,他們能夠短期博取關注,但長期效果卻是削弱自身公信力。當公眾發現所謂「危機」並未出現時,反而會逐漸遠離這種言論。
他指出,這種宣傳最終對使用者本身傷害更大。隨著民眾對「法西斯」說辭感到厭倦,民主黨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輿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