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9月1日,一名阿富汗男子走過阿富汗東部庫納爾省努爾加爾縣馬扎里達拉村一棟因地震受損的房屋。自2025年8月31日夜間至9月1日,阿富汗東部發生6級地震,至今造成2200多人死亡,隨後數百公里外又發生了至少5次餘震。(圖片來源:WAKIL KOHSA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阿富汗東部於8月31日接近午夜時遭受規模6.0強震襲擊,造成了該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災難。根據最新統計,截止9月5日這場地震已導致至少2200人罹難,超過3700人受傷,災情主要集中在庫納爾(Kunar)、南加哈(Nangarhar)和拉格曼(Laghman)三個省份。這場災難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更進一步惡化了阿富汗原本已經極為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
阿富汗連5起強烈餘震致2200死
災難並未因主震結束而停止。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的記錄,災區在主震後的兩天內又連續發生了5起淺層餘震,其中最大規模達到5.6級。這些餘震的影響範圍廣泛,不僅在災區造成進一步損害,連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鄰國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都能感受到明顯搖晃。阿富汗國家救災當局發言人哈瑪德表示,這些餘震已在8個省份造成額外10人受傷,進一步加重了原本已經嚴重的災情和救援難度。
俄羅斯緊急救援
面對這場人道主義危機,俄羅斯迅速採取了實質性的救援行動。俄羅斯緊急事務部已派遣一架載有20公噸糧食的貨機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為受災民眾提供緊急物資支援。更值得注意的是,該部門在社群媒體聲明中透露,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的直接指示,近期還計畫運送第二批人道援助物資,顯示了俄羅斯對阿富汗災區的持續支援承諾。
這次救援行動的政治背景值得深入關注。莫斯科在今年稍早成為塔利班於2021年重新掌權後,第一個正式承認其政府的國家。這種獨特的外交關係為俄羅斯在阿富汗進行人道救援提供了相對便利的條件。相較之下,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由於對塔利班統治的政治立場,對向阿富汗提供援助仍持保留態度。這種國際政治的分歧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國際救援的規模、效率和覆蓋範圍,使得災區民眾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刻面臨更大的困境。
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
世界衛生組織發出緊急警告,指出當地的醫療服務系統正在「承受巨大壓力」。災區嚴重缺乏處理外傷所需的醫療用品、基本藥品以及專業醫護人員。在如此大規模的傷亡情況下,這些關鍵資源的短缺使得救治工作變得極為困難,可能導致更多本可避免的死亡案例。醫療資源的匱乏不僅影響地震傷患的治療,也對當地整體的公共衛生狀況構成長期威脅。
人道危機的多重惡化
這場地震災難如雪上加霜般地惡化了阿富汗既有的多重人道主義危機。自塔利班重新掌權以來,阿富汗一直面臨著國際經濟制裁、外國援助大幅減少、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等多重挑戰。現在,地震災害又為當地民眾增加了新的生存挑戰。災區民眾不僅要承受地震造成的直接損失,還必須在缺乏充足醫療支援和基本物資的艱難條件下,嘗試重建被摧毀的家園和生活。
這場災難突顯了國際社會在人道救援與政治立場之間面臨的複雜兩難處境。它考驗著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在面對重大自然災害時,如何在政治分歧和外交考量之外,優先考慮緊急人道主義需求的智慧、決心和行動能力。對於阿富汗的受災民眾而言,他們迫切需要的是超越政治界限的人道主義支援和國際社會的團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