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初,彭婕妤加拿大哈里法克斯为六四纪念活动做宣传时和路过支持者的合照(彭婕妤提供)
【看中国2025年9月3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采访报道)加拿大東海岸的哈里法克斯,一位00后女生用堅定的行動挑戰中共的專制統治。彭婕妤,出生於中國湖南長沙,那片浸透毛澤東故鄉印記的紅土地,卻讓她自幼感受到紅色宣傳的沈重壓迫。如今,作為「Freedom China Halifax」組織的負責人,她在海外高舉反共旗幟,积极传播真相揭露專制真面目。雖然年紀輕輕,彭婕妤卻展現出成熟的民主思想,她的經歷或許能啟發更多年輕人勇敢面對真相。
童年質疑
彭婕妤出生在毛澤東的故鄉,紅色宣傳如空氣般無處不在。祖父母常講述「大躍進」時期的飢荒慘劇,家中長輩回憶起親人因飢餓倒下的場景,語氣卻充滿無奈:「他們說那是天災所致,還要我們感謝中共讓我們今天不至於挨餓。」彭婕妤回憶,年幼的她對這些敘述感到困惑,嘗試提出疑問,卻換來母親和祖母的暴怒。她清楚記得被毆打到鼻血直流、遍體鱗傷的場景,家中牆上掛著的毛主席像似乎也在冷冷注視著她。這不僅是肉體的痛楚,更在幼小的心靈刻下深深的裂痕。
小學時,彭婕妤拒絕加入少先隊和共青團。她不明白,為何六七歲的孩子,思想尚未成熟,就要被灌輸「只有中共能救中國」的政治信條。課堂上,她曾天真地問老師:「我們真的需要每天唱紅歌嗎?這些歌詞是不是太絕對了?」老師的臉色驟變,斥責她「思想有問題」,同學們的冷眼和嘲笑隨之而來。
中學時,她在歷史課上提及「八九民運」和天安門鎮壓,試圖討論家人曾私下透露的細節——抗議學生被坦克碾壓、母親的朋友因聲援被判刑八年。結果,老師憤怒地抓住她衣服,將她拖出教室,警告全班「不要接近她」。從此,校園霸凌和孤立如影隨形,她被同學貼上「叛徒」的標籤,甚至課間休息時書本被故意扔進垃圾桶。這些經歷讓她身心俱疲,患上了焦慮和PTSD。
來到加拿大後,她仍需要通過心理治療來撫平創傷。
覺醒之火
彭婕妤的覺醒是一場漸進的旅程。童年對大躍進、文革、六四的質疑,已在她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但真正點燃她反抗之火的,是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和2020年新冠清零政策。
2019年,她來到加拿大求學,正值香港爆發大規模抗議。她通過網路關注事件進展,看到警方暴力清場、元朗白衣人襲擊市民、民主人士不明死亡、國安法強行實施,香港的自由被一步步蠶食。「2019年夏季正值反送中運動爆發,我一直在網上支持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她回憶,香港的抗爭者手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旗幟,面對催淚彈和警棍仍不退縮,這讓她既震撼又痛心。鄧小平承諾的「一國兩制」在習近平手中化為泡影,香港淪為內地城市,自由被扼殺。
2022年,中國清零政策的嚴苛讓她看到普通人的苦難。居民的家門被焊死,寵物被虐殺,核酸檢測成為無休止的折磨,任何反對聲音都可能招致拘捕。她曾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則視頻:一位老人因隔離政策無法就醫,絕望地從樓上跳下。這些畫面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點燃了她內心的憤怒。
2024年白纸革命2周年,彭婕妤在加拿大哈里法克斯社区和学校举办纪念讲座。(彭婕妤提供)
2022年夏,她鼓起勇氣參加哈里法克斯的反送中三週年紀念集會,站在市中心舉起標語,呼籲關注香港的淪陷。「那是我第一次親身參與抗爭活動,儘管當時感到非常緊張,但能夠站出來反對中國共產黨,反對習近平獨裁政府,我覺得我堅守了人道與良知,讓我感到無比自豪。」這份勇氣,彰顯了她對民主與自由的深刻理解,為年輕一代樹立了榜樣。
看清中共的本質與宣傳之害
彭婕妤認為,中共的本質並非現代化的政治體制,而是一個披著科技與經濟外衣的權力金字塔,社會體制則是奴隸制社會。在這個體系中,普通人只是可替換的工具。高樓大廈、高鐵網路的繁榮掩蓋不了制度的冷酷:農民工被無情壓榨,學生為高考掙扎如煉獄,青年被消耗為「人肉電池」,女性被視為生育工具。
她痛心地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念深入人心,卻很少有人反思其毒性。中共的核心問題在於「沒有把人當人」。提出質疑的人輕則被禁聲,重則直接「消失」,而牆上標語「為人民服務」不過是諷刺的謊言。
她尤其反感中共的宣傳手段。首先是「神化」自身,口號如「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將黨與國家綁定,質疑黨即被扣上背叛民族的帽子。其次是從幼兒園開始的全面洗腦。
彭婕妤回憶,湖南的學校常組織孩子表演「批鬥美國兵」或「炸日本人」,血腥的場景被包裝為愛國教育。「這種洗腦教育無視人作為個體的價值和權利,讓人淪為政權機器裡的可替代零件。」她曾在一堂政治課上問同學:「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你們覺得哪一條是真實的?」換來的卻是老師的驚恐和套話批鬥。她的洞察犀利,激勵年輕人反思體制的虛偽。
创建海外反共组织 寄語大陆青年
彭婕妤的反共之路始於2022年的白紙革命。新疆烏魯木齊火災的慘劇令她悲憤交加。她在哈里法克斯維多利亞公園組織悼念活動,抗議中共的壓迫,參與人數創下當地記錄。「Freedom China Halifax」就誕生于那一刻。
2024年初,她創建了Instagram和推特賬號(@freedomchina_east_coast),定期發布活動信息,呼籲關注中國的人權問題。同年,她加入「加拿大公民會」,擔任哈里法克斯負責人,致力於三件事:一是舉辦六四、白紙革命、香港反送中等紀念集會,將真相帶入公共空間;二是揭露中共海外滲透,提高本地居民的警覺,傳遞「no one is free till everyone is free」(没有人是自由的,直到每个人都有自由)的信念;三是幫助跨國鎮壓受害者,參與大赦國際會議,尋求保護措施。她也曾親歷中共的跨國鎮壓,遭受網暴、威脅及家人被騷擾,但她未因此退縮。
2025年,彭婕妤在加拿大哈里法克斯组织反送中运动6周年纪念活动(彭婕妤提供)
在哈里法克斯的社群支持下,她逐漸從恐懼中走出来。「儘管經歷了這一切,我對自己的行動從不後悔。」她以信念戰勝恐懼,堅信發聲能種下改變的種子。她計畫繼續組織集會與講座,收集受迫害者的信息提交人權機構,並在國內社交媒體發布「梗圖和蘇聯笑話」,以幽默方式喚醒民眾。
彭婕妤已经在全球退党网站声明退出中共少先队(之前被迫戴过红领巾)。她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共倒台,更希望看到國人覺醒,擺脫毒瘤思想。「一旦大部分民眾心理上不再信仰那個政权,我們所期待的長期目標就離實現不那麼遙遠了。」
對同樣在大陸成長的年輕人,24岁的彭婕妤寄語:「我想說,首先要勇敢地去思考和質疑,卸載掉中共的教育給他們腦中安裝的言論審查系統,思考並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真相不會因為迴避就消失,但因為你追尋它才有可能被看見。或許面對真相會讓人感到痛苦和孤獨,但正是這種清醒才讓人真正擁有自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