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五一上海人擠人,南京路步行街沒有人,地鐵沒有人,難道我來的不是上海?
「萬達商場這是怎麼了?曾經昔日輝煌的萬達商場,怎麼如今空無一人呀?沒有人呀,這麼大的萬達商場居然沒有人。」
「太嚇人了,看一下這是整個二樓基本上全倒閉了,你看到三樓這電梯停掉,並用圍檔圍起來了。到四樓的話也圍起來了,就是三樓四樓全部閉店了,就是不讓上去了。這是一樓,一樓的話大概有七八個商戶在營業,就是零售百貨裡的瑞幸,大品牌就是大品牌,在堅挺地活著。這負一樓已經下不去了。這個商場從開業到現在僅僅一年半的時間,但真正的營業半年就倒掉了。這個商場看一下,好嚇人啊。」
看看大上海的步行街,全部關門了!以前這裡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的!
「你有沒有覺得上海的人變少了?你看到商場沒有人,街上也沒有人,到處都沒有人,誰能分析一下人到底去哪啦?是返回農村老家了嗎,還是去別的地方發展了?我也感覺城市裡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就是不知道人到底去哪裡了。」
國際大都市上海虹橋,看空落落的,人都去哪兒了?
「我的天哪,現在這個實體的生意都這麼難做嗎?我在上海閩行愛琴海這邊,我走了一圈,我給你們看看多少店舖全部都關門了。有一些店舖,我還沒有看到它們開業,它們就已經歇業了。真的好可怕,你們那裡也這樣嗎?」
曾幾何時,上海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它的步行街人潮洶湧,商場燈火通明,街道上充滿了生活的節奏與商業的律動。但如今,越來越多的鏡頭記錄下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實:商場空置率上升,步行街冷冷清清,市中心的街道彷彿失去了靈魂。
在浦東周浦,有一條街曾被譽為「小上海步行街」。它不長,約500米,卻濃縮了一個時代的生活氣息。石庫門風貌、南京路式的商業氛圍、夜市的煙火氣……
這裡曾是周浦人的驕傲,是外來遊客的打卡地,是城市邊緣的繁華樣本;但如今,鏡頭掃過街頭,畫面裡是冷清的街道、開著卻無人問津的門店、褪色的招牌和稀疏的腳步聲。
有位博主來到十六鋪碼頭商業中心,雖然地處黃金地段,但這裡卻是空無一人。
「這座商場位於外灘在黃浦江邊上,對面就是魔都三件套,可以看到這個地段是非常非常之好的。這裡曾是10里洋場的縮影,如今卻成了遊客避之不及的神秘禁區。如今走進商場,可以看到曾經的200多家商鋪現在已經全部倒閉了,而且門口都貼了封條。我還特地去看了一下這些封條,這些封條有的是25年的,有的是24年,月份還不一樣,也不知道當時是甚麼情況。」
問題是有些新開的商場為甚麼也那麼蕭條?環境非常不錯,商品也很不錯,除了一些餐飲還能帶動些許人氣,其他商家基本無人問津。
就算經濟再不好,上海人還是很有錢的,尤其是退休人員的收入都不低,消費能力也很強的。消費降級主要原因的信心不足,還有就是大規模的舊改,把市中心的居民都搬去了郊區,這對消費市場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在浦東川沙,有一條街曾是本地人心中的「小南京路」——新園路。它承載著一代人的生活記憶:夜市燈火通明,小吃攤前人聲鼎沸,服裝店、奶茶鋪、理髮店鱗次櫛比。但如今,走在這條街上,映入眼帘的是關門的店舖、褪色的招牌和冷清的街景。新園路彷彿一夜之間從熱鬧的鬧市變成了城市的邊角料。
「在上海如果你中年失業了,是真的是爬不起來,找到工作爬起來的,這個概率就跟你在地鐵口中了張彩票一樣。四個招聘軟體我投了幾千份簡歷,現在回覆我的基本上都是做保險銷售。我孩子4歲,我上次出去面試他跟我說了句話,爸爸,你為甚麼有時候上班,有時候不上班呢?我跟他說,爸爸一直在上班。我也不想讓失業這個事情對自己的小孩有甚麼負面的影響。在現在這個環境下,從大學畢業可以一直干到65歲退休的人,我感覺真的是天選之子。」
博主說,他並不是說40歲一定要在事業上取得甚麼成就,現在他只想求一份安安穩穩養家餬口的工作。
他奉勸那些有工作的網友,如果在公司聽到一些不開心的話,也別往心裏去,只要每個月能掙到錢,那就已經非常幸運了。人到了中年一旦失業後,不單單是焦慮的問題,更多的是看不到希望。
「正大廣場地處旅遊商務區,周邊居民很少,主力客群就是遊客和辦公樓的白領。3年的停擺,旅遊的人沒了,辦公樓的空置率攀升,白領門也是日漸稀少,正大廣場的顧客出現斷崖式下跌。連鎖反應就是商戶們走的走撤的撤。如今當旅遊的人回來的時候,發現正大廣場已經沒了往日的模樣,重新回來的遊客也是囊中羞澀,除了吃飯等剛需外,購物的需求銳減。」
在上海黃浦區的馬當路,恆基.旭輝天地以一抹濃烈的丹霞紅驚艷亮相。它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讓.努維爾操刀設計,自誕生之日起便備受矚目,曾被無數人寄予厚望,如今卻陷入了人氣冷清的困境。
上海昔日的網紅商場如今為何淪為商業鬼城?
旭暉天地也似乎因為過度追求藝術美感而忽視了商業空間的實際功能。比如它那缺乏電梯的下沉式商業動線,就讓許多顧客直呼通行不便。而它那半開放式的商場設計,更是令人詬病沒有考慮當地氣候,如此種種結合在一起,使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大打折扣。
「我是怎麼從年薪百萬混到中年失業在家帶娃的?我是85年(出生)的,今年41歲,來上海16年了,拿過年薪百萬,現在在家帶娃,是不是很失敗?而且很扯。是我不夠努力嗎?我覺得還不是,我一天工作16個小時,持續10年全國各地到處飛。記得我小孩出生的第一時間,我都不在現場。」
博主說,他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小村子裡,從小父母就離異了,大概在他2歲到3歲的時候,父母就相繼離開他了。他是爺爺奶奶一手拉扯大的,當時爺爺奶奶也沒甚麼工作,他們就靠在路邊擺攤賣零食掙些錢。
他大學畢業之後就來了上海,這一待就是16年。如今失業,讓他慶幸的是他有一個對他不離不棄的老婆,他老婆從來沒有跟他鬧過要離婚,甚至都沒有抱怨過自己每天坐地鐵上下班,早上7點出去,晚上7點回來。他覺得這是他人生最大的財富。
小上海步行街位於上海浦東周浦鎮,曾是熱門的商圈,主街模仿南京路氛圍,融合石庫門建築與潮流咖啡館,日均人流量一度達到3萬人次。但近年來隨著很多商鋪的倒閉,街區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熱鬧。
當我們談論上海的城市商業地標時,愛琴海購物公園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名字。這座位於閔行區虹橋鎮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不僅是購物中心,更是一場建築美學與生活方式的實驗。
愛琴海購物公園的體量達到了驚人的55萬平米,在現場看真是有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它的主體區域總共有11層,分別為地下3層和地上8層,涵蓋了購物、休閒、餐飲、藝術、娛樂、親子等諸多業態。
不得不說,在2017年的時候,還是挺讓人耳目一新的,頗有成為網紅商場的潛質。然而根據我實際的體驗和看到的評價,卻發現這家商場的人氣遠不及它的體量。
其中的原因到底是甚麼呢?有人說,現在線下實體商場不景氣,是因為電商瓜分走了一定的流量。但也有人反駁說,電商在全球範圍內都在迅猛發展,但實體商場在西方社會並沒有像在中國那樣遭遇大規模「退潮」。
有網友說,真正原因恐怕是因為韭菜沒錢了,所以商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上海的商場為甚麼越來越空了?你有沒有發現最近逛街的時候,商場裡面非常的冷清,很多店舖都掛著「旺鋪招租」的牌子。就連以前排隊都要排半個小時的網紅餐廳,現在也不用等位子了。
這背後啊,其實藏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消費降級。根據最新的數據,上海商場的空置率接近40%,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
為甚麼會這樣呢?原因有3個:
第一個、年輕人開始存錢了。以前月光族多,現在大家都在攢錢,消費慾望明顯下降。)
博主說,第二個原因是線上消費分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外賣平臺點餐,在電商平臺購物,線下店舖的客流量自然就會減少。
第三個原因是租金壓力太大。很多商家扛不住高昂的租金成本,只能選擇關門。
浦東世紀公園附近,目前運營最好的商場也就是嘉裡城了。在當前經濟環境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嘉裡城依然還是保持滿足的狀態,但商場的人氣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今天是週六,除了地下一層吃飯地和兒童遊玩區的流量還可以,其他商家門口已經沒啥人,這人都去哪了呢?
「真的是不想幹了,現在的生意太難做了。我在上海開了個河南胡辣湯店,但是實在是太捲了,包子賣5塊錢4個,依舊是沒多少人來吃。在我店正對面的一個賣小籠包的,10塊錢6個,包子比我家小得多,也是沒甚麼生意。不是說他生意很好,也是沒甚麼生意。在一個菜市場裡面,我們兩家是正對面,現在生意實在是太難做了。」
最近,一位博主在記錄上海街頭現狀時,意外發現城市中心出現「空心化」跡象。位於內環的北外灘區域,街道顯得格外冷清,商鋪大多已歇業,幾乎看不到行人。
8月23日,上海博主「在下刀哥」發布了一段視頻。他表示,當天下午6點左右在虹口區北外灘一帶走訪,所見所感令人震驚——原本熱鬧的內環核心區,如今竟然人跡罕至。
北外灘曾是上海「黃金三角」中的關鍵地段,過去人流密集、生活氣息濃厚。然而隨著拆遷推進,原住居民陸續搬離,這一片區域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喧囂與活力。
這名博主感概地說:「北外灘長陽路上面的一個商業區,怪怪的,就這練瑜伽的健身館裡的有幾人,別的地方,我走進來看看,全關掉了」,「這麼豪華的裝修,這麼大的一個商場的B1,下面只有外賣小哥。」
他接著來到商場外側的一個下沉式廣場,眼前的景象依舊冷清,幾乎看不到任何顧客,只有幾位外賣員在一旁歇息。他感嘆道:「你看這上面,幾家餐廳都關著門,連燈都懶得開了。」
放眼望去,這園區真的是一片蕭條,不知道他是新造的還是說,還是說因為周邊造太多了,供給量太大了沒人了,你看都做的蠻好的,應該是新開的,但可能招商還在進行當中,這絕對不是甚麼外環,這個是內環中的內環,城南北外灘,北外灘啊。
據博主介紹,從這個商場走出去兩步路,就能看到上海地標東方明珠塔。視頻中顯示,冷冷清清的園區有幾棟別墅,「這種是商用的別墅,以後內環就是要空心化,真的空心化」。
「我看下來真的挺嚇人,內環以後弄成這樣子,就是這樣子一棟一棟一棟大別墅,有錢人才能住在這了,或者是一些有錢的公司才能夠開在這裡。」
該博主在視頻中展示,上海保定路、長陽路以及霍山公園周邊區域如今已被整體劃入拆遷範圍。畫面中可見,這些老舊住宅早已人去樓空,長期無人居住,顯得破敗蕭條,原本的居民也都陸續搬離。
他有些感概:「這一塊現在完全沒有人了,馬路上面就沒有居民了,就是路過的人和車子,還有一些快遞員,再往前就是超級繁華的北外灘,而往這邊走100米,就感覺是穿越了一樣,整個城市的空心化。」
「你看這後面的一片,所有的房子全都趕走了,市區的人全部趕出去了,這後面有一大片房子,這是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怪不得市區的那些商場沒人了,是有道理的。」
這一現像在網路上迅速引發熱議,不少上海網友對城市中心區的冷清感到震驚與憂慮。有網友直言:「市區人越來越少了,照這樣下去,十年後人口可能要減半。」也有人感嘆:「太可怕了,連內環的外灘都變成這樣了。」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