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聲援反23條行動。(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8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翁友德綜合報導)一場關於商業機密的世紀訴訟,正撼動全球面板產業的版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近期對中國面板龍頭京東方(BOE)做出初步裁決,認定其侵犯了韓國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商業機密。這項裁決不僅讓京東方面臨長達14年8個月的有限排除令,更可能引發蘋果(Apple)OLED螢幕供應鏈的板塊挪動,為韓國面板廠、甚至台灣的聯電(UMC)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
1.商業機密訴訟塵埃落定:京東方違規情節重大
三星顯示器在2023年10月31日向ITC提出申訴,指控京東方非法獲取並利用其OLED相關商業機密。經過審理,ITC在今年7月做出初步裁決,認定京東方不僅非法獲取機密,更透過挖角員工等重大情節,對三星顯示器造成實質損失與嚴重威脅。
這項初步裁決具有極高的分量,業界普遍認為在11月最終裁決時,被推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旦禁令正式生效,京東方將面臨以下嚴厲制裁:
(1)實施為期14年8個月的有限排除令:
這是一項形同「長期進口禁令」的懲罰,將導致京東方在未來超過14年的時間裡,其OLED產品都無法輸入美國境內。
(2)全面封殺在美商業活動:
ITC同時禁止京東方的中國總部和美國法人在美國境內進行行銷、銷售、宣傳等一切與OLED產品相關的活動。這項禁令等同於將京東方徹底逐出美國市場,對其在美國的布局造成毀滅性衝擊。
(3)客戶法律風險大增:
ITC的裁決讓三星可以對京東方的客戶採取法律行動,導致客戶為了避免被控侵權而抽單,從而加劇京東方的市場困境。
這場訴訟的勝利不僅強化了三星在OLED市場的領先優勢,也標誌著韓國企業在對中國企業的技術追趕策略上,首次取得了法律上的反制成功。
2.蘋果OLED供應鏈板塊挪動 韓廠與聯電意外受惠
目前,蘋果的iPhone等終端產品的OLED螢幕供應商主要為三星顯示器、LG顯示器(LGD)和京東方。根據研究機構UBI Research的數據,京東方在iPhone OLED面板的供貨比重約為22.7%。
一旦禁令生效,京東方無法向蘋果的美國市場終端裝置提供OLED面板,這高達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將被迫重新分配。這項重大利多立刻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消息傳出後,LG顯示器股價應聲狂漲22.49%,三星顯示器的OLED材料供應商Duksan Neolux也飆升24.6%,相關供應鏈股價一片歡騰。
這場供應鏈的「大風吹」也意外吹到了台灣。業界分析,三星在OLED驅動晶片(DDI)方面,與台灣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有著緊密的合作。三星增產OLED顯示器,勢必會增加對驅動晶片的採購量,其中包含聯電代工的28奈米到45奈米成熟製程OLED DDI晶圓產能。隨著三星的市場占有率擴大,聯電的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也將得到有效支撐,堪稱是這場跨國訴訟中,聯電「意外受惠」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3.中國面板業的「國家隊」模式 隱藏的危機與轉機
京東方的崛起並非偶然,它代表了中共國以政府補貼為核心,傾全國之力扶植面板產業的國家隊模式。美國智庫Pamir Consulting發表的報告《面板產業步上電池後塵》指出,中國面板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受益於政府的大量補貼,包括低利貸款、優惠稅率、土地購置等,推估補貼資金甚至直逼面板廠成本的50%至70%。
正是靠著這種不對等的競爭模式,京東方在全球面板市場上所向披靡,以低價搶單橫掃海外,一度超車韓國,成為全球LCD面板龍頭。在中國面板廠的削價競爭下,韓國三星顯示器已於2022年全面退出LCD面板業務,LG顯示器也在同年關閉了韓國的LCD電視面板產線。
然而,這種模式在為京東方帶來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憂。近年來,京東方雖然坐擁全球第一的液晶面板出貨量,但其財報卻顯示出驚人的虧損。數據顯示,京東方從2001年至2015年累計虧損人民幣75億元。更令人擔憂的是,其淨利潤極度依賴政府補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長期為負。
2023年上半年,京東方淨利潤暴跌近9成,扣非淨利潤更是驟降137.37%至-15.84億元。在面板行業進入下行週期時,政府補助更像是粉飾業績的「救命稻草」。這種高額補貼模式也讓美國智庫學者擔憂,中國面板業挾持不公平競爭,恐危及美國軍事供應鏈安全,引發中國大陸面板業可能成為美國下一個制裁目標的猜測。
這場訴訟不僅是三星與京東方的商業機密之爭,更是美中科技戰的縮影。ITC的裁決向全球產業發出明確訊號: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大陸企業的審查與制裁力道正在逐漸加重。對於京東方而言,這項禁令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僅打擊其在美國的市場布局,更可能迫使其重新審視其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的發展模式,尋求更具可持續性的盈利之路。
未來,在美國市場的OLED競爭中,韓國企業將長期受益,而全球面板產業的格局也將因這場訴訟而迎來一次深遠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