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21日通過跨黨派「台灣衝突嚇阻法案」,要求政府在中共攻台時,揭露中共高官在美持有的資金。圖為美國國會大廈。(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7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於美東時間21日口頭無異議通過跨黨派「台灣衝突嚇阻法案」,要求政府在中國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中共高官在美國擁有的資產。提案議員強調,屆時腐敗中共菁英的交易及帳戶將被曝光,讓中國人民知道。
根據中央社報導,眾議院共和黨黨團會議主席麥克林(Lisa McClain)及民主黨長期友台的資深議員薛曼(Brad Sherman)於今年2月共同提出「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鎖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職務涉及台灣的中央委員會成員。
該法案要求財政部向國會報告前述官員持有的資金,包括了資金總額、資金性質及相關金融機構名單,並對國會簡報這些資金的取得方式,以及取得或使用資金的過程是否採取任何非法或腐敗的手段。
該法案還授權財長禁止中共官員在美國的金融機構動用資金,以及規定非機密摘要或者部分報告需要透過中、英文或者財長認為適當的語言,在財政部網站與社群媒體帳號上對外公開。
法案還另外要求財長禁止金融機構跟前述官員的直系親屬進行重大交易。
在美國國家情報部門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的財富和腐敗活動」報告中,指就算習近平於201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後,其親屬或許已經出售若干資產,但習近平家族仍持有價值數以百萬美元計的商業利益與金融投資。
在21日下午口頭投票前,提案人麥克林強調,面對中共日漸加劇的侵略行為,美國不可以掉以輕心。他身為密西根州代表,即一個了解製造業、貿易及國際穩定重要性的州,「我深切了解印太和平對美國就業與經濟有多麼關鍵。」
麥克林指出,台灣不僅是美國的民主夥伴,在全球供應鏈中也是關鍵角色。且在汽車至國防系統等為各種設備提供動力的半導體領域中,更是如此。
麥克林表示,此項法案傳遞跨黨派的明確訊息:若北京對台灣發動戰爭,必定得承受後果。「我們說的是真正、有針對性的後果,腐敗中共精英的金融交易和海外帳戶將被曝光,並之於眾,讓中國人民知曉。」
她強調,美國並不是在挑起衝突,而是努力的防止衝突發生。嚇阻要具備可信度才能夠達到最強力度,這也意味著必須通過這一項法案。
美國法案須經參議院、眾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送至白宮經過總統簽署後才算完成立法。「台灣衝突嚇阻法案」在上屆會期已獲得眾議院無異議通過,但並未排入參議院後續的表決期程中。
台灣安全議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而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都相當關注台海情勢。北約祕書長呂特(Mark Rutte)日前在海牙峰會前夕的記者會上則談及中共大規模擴充軍備,更直言「我們都非常擔心台灣的情勢」。對此,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告訴海外中文媒體,民主國家越來越關心台海和平,這是因為台灣安全牽涉國際利益。
然而,中共除不斷對台採取文攻武嚇、軍事演習施壓方式外,還利用灰色地帶襲擾方式來損害台灣,其中破壞海底電纜同樣引發國際關切。由於台灣超過9成網路頻寬依賴海纜,地位堪比「數位生命線」,因此當台灣海底電纜受損事件頻傳,且涉及中國權宜輪,讓台灣政府針對中共灰色地帶行動的警戒升高。
美國網安諮詢公司「記錄未來」(Recorded Future)情報研究部門Insikt Group於17日發布「地緣政治緊張與有限維修能力下,海纜面臨日益嚴重的威脅」報告。
這份近30頁的報告示警,鑒於中共海警阻止菲律賓向自家船隻補給,若台灣周邊緊張局勢升級或者爆發敵對行動,北京可能將比照在南海的作為,阻止維修船前往修復受損的海底基礎設施。
據報告所示,從2024年到今,波羅的海地區總共發生4起事件,涉及8條不同的海底電纜受損;台灣周邊則出現5起類似事件,其中4起涉及中共或俄羅斯相關的船隻。
報告表示,雖然海纜中斷事件可能主要是因為意外造成,但近期發生在波羅的海跟台灣周邊的事件顯示,海底電纜系統容易遭受拖錨等威脅影響。各國能夠利用這種技術門檻低之策略鎖定對手的關鍵基礎設施,且有空間否認這是蓄意行為。
報告指出,具體說來,中共在針對未來可能軍事侵台做準備,加上在美中關係惡化等背景下,北京很有可能進一步針對海底電纜系統進行物理攻擊及情報收集行動,來破壞美國及其盟友的經濟、外交及安全目標。
Insikt Group也建議,公私部門的合作夥伴強化針對海底電纜基礎設施的即時監控及安全措施,以及進行全面的壓力測試,這對於提升系統韌性並防範「低發生機率但高衝擊」的事件是至關重要。
針對海纜受損案,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與陳冠廷於今年1月6日在立法院上發言時,直指此事件嚴重影響台灣防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