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關乎一男子與女子相約在橋樑相會,但最後因女子未到,男子竟因水漲而死。(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尾生抱柱」這一成語,典出《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亦有載述:「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一起來瞭解這一則寓言故事吧!
「尾生抱柱」揭古人重視「守信」
許多人認為,「尾生抱柱」是十分動人的愛情悲劇。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樑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後人會以「尾生抱柱」來比喻堅定守信,至死不渝或是固執而不知道變通的守信。
你應該會質疑: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尾生這個人。雖然很難確定是否存在過這號人物,但在《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史書中的人物談話裡,常常拿尾生作為「守信」的代表。不過,《漢書古今人表》中是寫成「尾生高」,而非尾生。因此,有學者認為,尾生就是指《論語》中提及的「微生高」。那麼,尾生抱柱的橋梁又位於何處呢?根據《西安府志》記載,位於今天的陝西省藍田縣的藍溪之上曾經有一座古橋,名為藍橋,但現今已經不存在。
我們姑且不論尾生之事是否為杜撰,他又是為了什麼事情而跟那名女子相約在橋下,光是看他守信一事,即可知古人非常重視守信。正因為尾生的守信,方讓這一則愛情悲劇更加感人。後人欽佩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遂用尾生抱柱、尾生之信的故事比喻堅守愛情信約,進而擴大至堅守承諾、忠誠不渝。《史記‧蘇秦傳》就如此說道:「孝如曾參,廉如伯夷,信如尾生」。沒錯,尾生被拿來跟曾參、伯夷相提並論,進而突顯了其高行義節,成為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
尾生抱柱還有其它的幾種表述方式:抱柱信;抱柱之信;信如尾生;尾生之信。漢代無名氏的《穆穆清風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其中「皎日」的意涵取自《詩經‧大東》:「謂矛不信,有如皎日。」是指日發誓的意思,以為期作為確定不變的約會時間。這裡所講的信,從字典中看只是「信」字中誠信的那層意涵。此外還有相信和崇仰兩層意涵。這三層內涵還是不足以表述信的全部蘊涵,正信的意涵就不在其中,正信則是比信仰這層內涵更具境界超越的信。
心得
唐代李白《長干行》詩云:「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清代弘曆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尾生還抱柱,終以信為依。」米高梅電影公司拍攝的一部悽美愛情片《Waterloo Bridge》,在中國引進後的片名翻譯為《魂斷藍橋》,替代了直譯的「滑鐵盧橋」。宋代張先曾寫過一首《碧牡丹》,最能體現「尾生抱柱」這種相見時難的悽美意境:「步帳搖紅綺。曉月墮,沈煙砌。…芭蕉寒,雨聲碎。…望極藍橋,但暮雲千里。幾重山,幾重水。」
宋代蘇軾的《南歌子·寓意》中的詞句:「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則又賦予藍橋新意,「雲英」也成為意中人的代名詞。在中國傳說故事中講述的是唐代秀才裴航「藍橋搗藥」,感動上天,與雲英締結良緣的故事,最後雙雙成仙升天。能夠升天本身也說明,裴航除了世間守約之外,並未沉湎於美好的生活,還相信世間之外的超常境界存在。
信仰,是不執於世間得失的一種淡泊,能脫離世間一切羈絆而進入更高境界的昇華。但這並非僅靠自己個人努力就能做得到的,還要遇上世間有正法度人的機緣,而且不會錯過上天垂下的天梯才有得道的可能。此外,具有堅不可摧的正信才能在前行的路上不迷航,不受各種誘惑或魔幻干擾。
尾生抱柱中的尾生之信,如果所寓意的放下生死的世間層面的固執守信而未了生死,倘若是對超越人間層面的度人正法之正信的堅守,那麼又何患生死呢!
(文章取自:王舍微〈寓言成語評註:尾生抱柱〉一文。本文經過刪改)